Loading...


立会汇报
立会汇报 - 同心抗疫 走出困境

香港须切实提高长者及儿童的疫苗接种率、研究及购买新疫苗、準备足够的隔离和治疗设施,并為进行广泛的检测而配备的有效家居检疫或隔离的措施。如此方能奠定长期抗疫路线的基础,為经济民生的恢復创造条件。

 

新冠疫情已持续逾两年,全球社会经济民生广受影响。香港2022年1月初开始爆发的第五波疫情,是本地所歷经最严峻的疫情局面:单日新增确诊宗数曾超过七万宗,累积确诊多达119万人,逾9,000人失去生命,当中超过九成為65岁或以上的长者。疫情亦对香港经济造成沉重打击,失业率升至4.5%,且呈持续上涨趋势;中小企业务收益指数由一月在收缩区域的37.8显着下跌至29.9,是自2020年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而恆生指数则发生大幅波动,曾两天内急跌一成。第五波疫情的大爆发,超出港府应变能力,香港民生及经济一度风雨飘摇。

 

国家援助 香港 “重生”

千钧一髮之际,国家伸出援助之手,二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把尽快稳控疫情作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中央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全力支持和帮助特区政府作好防疫抗疫工作,实现内地专家组快速到港、核酸检测人员从各地匯集;火眼实验室、移动检测车、七天建成方舱医院;物资经水路、陆路抵达,尽力维持了香港鲜活食品的正常供应、平稳物价。凡此种种,无不充分体现国家对香港的关怀和照顾,為港抗疫工作注入了强心针。

 

然而,“打铁还需自身硬”。虽然有国家的支援,在香港的抗疫过程中,特区政府应负起主体责任。特区政府在参考内地专家意见后,叁月起集中力量以“减少感染、减少重症、减少死亡”為目标,全力推进抗疫工作。通过改善疫情资讯发放、将伊利沙伯医院等医院转為救治重症病人的定点医院、支持医管局购入口服药、提升亚博社区治疗设施容量、设立多间暂託中心、加强支援居家抗疫人士,及向全港市民派发“防疫服务包”等措施,将香港日确诊人数从高峰期的每日叁至七万餘人,降至每日200餘人,取得阶段性胜利。

 

漫漫前路 长期路线

在疫情稍為回稳,民眾抗疫疲劳之时,香港抗疫之路应何去何从?面对新冠疫情,不同国家或地区採取主要两种策略,即“动态清零”或“与病毒共存”。两者并非意识形态或原则之争,而是根据当地实际条件,包括医疗资源、人道取态、政治经济体制等,採取最适合当地的措施,但所追求的均是同一个目的,即群体免疫。这有叁种方法可以做到,一是接种疫苗,二是自然感染,叁是两者兼俱。中国侧重接种疫苗,英国侧重自然感染。虽然“动态清零”未有明确的定义,我们所知的做法包括“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目的是為拯救生命。“动态清零”并非要求“绝对清零”。实际上,从某程度上来说,在抗疫过程中,随着新冠病毒的变异,间中会有与病毒共存的时刻。我们不能接受的,是某些国家所採取的“躺平式”与病毒共存。為在合适的时机下採取更开放式的“动态清零”,香港须切实提高长者及儿童的疫苗接种率、研究及购买对变种新冠病毒俱更高防疫能力的疫苗、準备足够的隔离设施和治疗设施,以及為进行广泛的检测而配备的有效家居检疫或家居隔离的措施。唯有如此,方能奠定长期抗疫路线的基础,并為处於抗疫疲劳的市民带来希望和喘息空间,為经济民生的恢復创造条件。

 

组合拳促经济復甦

眾所皆知,香港2022年经济第一季度无可避免会因疫情陷入收缩,打断之前连续四个季度復甦的势头。全力抗疫不仅关乎市民的生命健康,更关乎企业的营运空间及市民的生计和生活。立法会急市民之所急,议员在諮询过程中各抒己见,并将市民和业界声音带入议会,提出优化“防疫抗疫基金”和重新推出“保就业计划”的建议,并强调加强监管,确保公帑合理使用。财务委员会二月中迅速审议通过第六轮270亿元“防疫抗疫基金”拨款申请,大幅增加各范畴资助金额,并涵盖上一轮未获支援的行业,更首次对失业人士提供一次性支援,以解燃眉之急;四月中通过经完善的新一轮保就业计划,以协助中小企渡过难关,為香港经济保留元气。

 

此外,復甦经济须重新与外接轨。香港作為外向型经济体,虽短期未能达至群体免疫,但应未雨绸繆,不能独善其身或自闭封关,须及早考虑和商讨应该在什麼时候、什麼情况和什麼条件下,以及在不放弃“动态清零”的前提下,开放边境与国际社会和经济接轨。

 

如对上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欢迎向廖长江议员反映。
地址:香港中区立法会道1号立法会综合大楼703室
电话:2576-7121
传真:2798-8802
电邮:legco.office.li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