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立会汇报
立会汇报 - 融入双循环格局互补互惠现双赢

香港与祖国唇齿相依,国家“双循环”战略佈局对香港有深远的影响。香港应抓紧机遇,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在新形势下积极融入国家的新发展格局。

 

“双循环”是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旨在释放内需潜力,以创新驱动、高品质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為一个可持续的过程,令内循环成為国内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同时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為世界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构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新格局,带动世界经济復甦。

 

藉新格局突破香港发展瓶颈

毋庸置疑,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国家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对於这项国家新战略,港人有多少认识?香港应该如何抓紧在新形势下的定位,发挥好“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积极投入构建这个新发展格局,藉此突破自身的发展瓶颈?特区政府又应如何令广大市民拥抱这些机遇,继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出路?凡此种种,均需要特区政府发挥领导的角色,提供适切的支援及连繫促成其事。

 

香港与祖国紧密相连,“双循环”必然是关乎香港未来的战略佈局。新冠肺炎疫情大大加速了世界变局,加剧逆全球化的趋势,產业链重新洗牌,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字,去年全球的外国直接投资按年大幅下滑近四成,中国是少数逆势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与此同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在一些国家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更有国家為了遏制中国经济发展,不断找藉口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作出不符合国际法的所谓“制裁”。香港在这场大国博弈中不能幸免,故此“双循环”将是“於变局中开新局”的出路。

 

综观任何大国的经济发展规律,均是逐步从外向型发展模式,转变為以内循环為主。国家经过多年由出口带动的高速增长后,已迈进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而且国家具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工业体系,还包括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当中更有四亿多属於中等收入群,可见我国正处於新型工业化、资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庞大。

 

透过大湾区迎接“双循环”发展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无疑是香港参与内循环的最佳切入点,香港的支柱產业固然大有可為,新兴產业、创新科技更是如鱼得水,可与大湾区的產业配套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医疗科技等產业,推动经济转型。而各行各业例如文化创意、高等教育、人力培训、医疗,以至各种高质素的香港品牌,亦可驰骋於这个大市场。再者,香港作為国际金融、航运、商贸中心、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处於“双循环”发展格局中内、外循环的交匯点,可连接东南亚国家联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係协定》及“一带一路”等区域经济,发挥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优势,争取成為“双循环”枢纽。

 

当然,要构建“双循环”仍需很多部署,亦有待解决各种瓶颈问题和制度的壁垒。香港其中一项部署应是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发挥资本市场对於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準循环的枢纽作用。香港是全球叁大金融中心之一,亦是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角色至关重要。它可在创新金融、丝路金融、民生金融及绿色金融等领域与内地加强合作,促进创新科技与创新金融的深度融合,带动首次公开招股、财富管理和人民币离岸市场加快发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此外,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数字人民币的战略作用将更為重要,大湾区已被指定為试点之一,香港可充当数字人民币走出国际的“排头兵”,同时推动香港金融向数字化转型。

 

寄望年青人摒除误解

展望未来,我期望港人,特别是年青人,认识到“双循环”对香港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并把目光放远,不要因误解和偏见而妨碍他们到内地追寻梦想。中国是引领全球经济復甦的一大引擎,香港要振兴疫后经济,必定要更深度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令经济復甦之路走得更快更稳。

 

如对上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欢迎向廖长江议员反映。
地址:香港中区立法会道1号立法会综合大楼703室
电话:2576-7121
传真:2798-8802
电邮:legco.office.li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