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立会汇报
立会汇报 - 以最广阔视野迎大湾区新时代

大湾区是要為粤港澳开闢一个新时代,并為香港的发展创立新里程。

 

在万眾期待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台之际,最近立法会大会会议上亦有议员提出议案讨论“加强区域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并吸引了不同党派多达14名议员提出修正案,表达对大湾区的期望和建议。最终原议案连同七个修正案获得通过,当中包括本人的修正案。特区政府在听取议员意见之餘,承诺会继续听取各界意见,使政府措施能更切合持份者的需要,有助他们把握大湾区机遇。

 

首要协助港人认清大局

这个对香港未来发展至為关键的发展宏图,社会各界都应该多讨论,透过官民携手共建大湾区。不过,一般市民大眾对大湾区仍是不甚了了,一些民调结果更显示,本港年青人有过半未曾听闻大湾区计划。故此,本人的修正案大致分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聚焦於大湾区的宏图及特点,以助港人认清大局,并促请特区政府带领港人,特别是年轻人和中小企以最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态度积极投入大湾区发展;第二部分则促请政府採取适切的政策措施装备,支援港人把握大湾区的各种新机遇。

 

在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的辉煌歷史中,香港与广东省由“前店后厂”开始已不断优势互补。今天的大湾区计划固然继往开来,但绝非新瓶旧酒。只要放眼国家战略开放的大局,以及“一带一路”这个划时代的国际区域合作,便会知道大湾区构想与国内外的大时代相辅相成。它是要為粤港澳开闢一个新时代,并為香港的发展创立新里程。

 

政策助把握多元化机遇

去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粤港澳叁地政府签订的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已就大湾区的发展宏图载列了清晰概念。简单来说,大湾区将透过完善及创新区内的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叁地合作,推动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协同发展,以求突破彼此的发展瓶颈,让大湾区晋身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以及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并呼应国家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发展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故此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将是前所未见、极多元化。除了在创新科技、金融、航运贸易、专业服务等经济范畴方面会谋求突破发展,区内还会加强在交通、生态环境、医疗、教育、旅游等各方面的合作和產业发展,本文不再赘述。

 

但是要落实这些大湾区宏图,难以唾手可得、一蹴而就,而是亟需各持份者同心同德,积极参与和协调。当中包括需要在区内行政体系、关税、法律制度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以创新思维促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真正高效便捷流通。故此,必须避免公眾因為不了解或误解,而错用怀疑或狭隘的心态来看待这个对香港未来发展至為关键的计划,固步自封。举例来说,当日少数立法会议员就视大湾区為对香港的危机,或只顾以香港為大,在修正案把大湾区“成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目标也省去,或指明创科產业必须“以香港為首”,甚至连CEPA下推行多年的专业资格互认亦不要;最终这些修正案都没有得到立法会通过。

 

事实上,相信目光够远大的人对将来的发展都不会只从本港着眼,而是放眼至佔地50,000多平方公里、人口逾6,000万、GDP近14,000亿美元,媲美韩国、超越澳洲的大湾区。更何况,大湾区将是面向东盟的平台及“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现时社会上有少数声音批评这种说法是矮化香港,令香港失去特殊的位置和优势,这完全是罔顾大湾区本身的设计重点——就是要在“一国两制”下互补优势,包括善用香港高度国际化及自由经济等特殊优势。说穿了,这些批评另有目的,旨在挑拨大家对抗与内地经济融合的情绪。

 

适切支援青年及中小企

本人修正案的第二部分则因应大湾区的多元化机遇,在创科、金融、贸易、司法、环境、医疗方面提出多项建议:例如港方应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全面对接,深化优势互补发展创科;应争取大湾区全面放宽对香港专业资格认可;应强化香港跨境电子商贸平台的功能,及争取给予大湾区港人港企国民待遇等,并且说明不应限於这些建议。因為大湾区的生命力强,发展迅速,新消息更是令人目不暇给,例如近期黄埔区、南沙区正拟向港澳的高端人才批出“人才绿卡”;广东自贸试验区亦拟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大眾都拭目以待大湾区规划出台,中央及叁地政府会有更多新思维及政策措施,来扶助粤港澳进入互利共赢新时代。

 

如对上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欢迎向廖长江议员反映。
地址:香港中区立法会道1号立法会综合大楼703室
电话:2576-7121
传真:2798-8802
电邮:legco.office.li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