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立会汇报
立会汇报 - 发展绿色经济

在全球追求绿色经济的潮流下,政府应重新确认环保除有极大的社会效益,本身亦是可促进本港经济多元化的產业,并应加大投放资源。

 

经济转绿是大势所趋

随着冰川融解、气温上升等气候变化跡象越趋明显,全球越加意识到大家都有责任採用可持续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模式,以求在取得经济增长的同时亦保护环境,以及紓缓气候变化。换言之,即是要推行一般所指的“绿色经济” 或“新气候经济”。香港作為一个先进的国际大都会,在这方面的进展又如何呢?

 

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今年的预算案“可持续发展”的章节指出“提供宜居环境是改善民生、匯聚人才和确保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并承诺改善环境是政府的重点工作。我很赞成政府应有此承担,不过令人惊奇的是,预算案好像把改善环境与经济发展分割為两个互不相干的部分,在其“发展经济”下的“多元发展”章节中,都未有提及环保產业或绿色经济。

 

即使我在议会内特别就预算案提出书面质询,询问政府过去叁年在提倡及推动绿色经济的支出及有关项目的内容,当局的答覆却隻字未有提及具体的政策措施,而只是举出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两个宣传活动项目。有关答覆的意思是否指过去叁年当局并没有任何提倡及推动绿色经济的政策措施,亦完全没有相关的支出及支出项目?我希望答案是否定的。

 

不应分割环保与產业

其实,政府近年并非没有向绿色经济投放资源。去年的预算案已宣佈会投放约300亿元於废物回收和处理的基建设施,当中包括快将成立的10亿元“回收基金”,亦会推动绿色採购。可惜,今年已不见预算案有相类的大规模支援计划。翻看文件,上一份把“环保”称為“產业”的预算案讲辞,已是叁年前的2012-2013年度预算案。

 

曾几何时,环保產业被视為本港六项优势產业之一。早在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已公佈“全球绿色新政”,建议全球加大投入绿色环境建设和研究,以带动绿领就业,而特区政府亦作出了积极回应。曾司长在同年的预算案中便大谈要发展绿色经济,强调环保背后有无限商机,可创造就业和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并把推动电动车作為重点推动项目。

 

“优势產业”惜发展不力

当时司长的想法是电动车辆的普及使用可刺激汽车零售业,亦可推动发展电动车的配套,包括充电设施等商机,并亲自率领一个督导委员会来推动。但可惜本港的环保產业却一直未有突破发展,过去五年佔GDP的比重一直维持在大约0.3%。而由於政府多年来推动的成效不彰,加上价钱、种类、充电设施不足及充电时间长等因素,本港使用电动车辆的普及情况仍然差强人意。数字显示,现时全港只有约2,000辆电动车於路面行走,佔约70多万辆领牌车辆中的不足0.3%。在政府车队中亦只有226辆电动车,只佔3.5%。 

 

其实当局仍然视电动车辆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解决路边空气质素问题的关键对策之一,故环境局局长黄锦星都强调要鼓励市民转用电动车辆。但可惜当局的鼓励招数只是沿用去年的旧板斧,即是延长豁免电动车首次登记税至2017年,再加入数项零碎的新措施,包括限定只有低排放巴士才可在中环及铜锣湾闹市行驶,以及资助购买数十辆电动巴士作试验行驶,仍然缺乏全盘的扶持措施及大刀阔斧的投入,令人忧虑对普及电动车方面帮助不大。

 

其实香港多年前已有首辆本地自主研发的电动车“My Car”面世,且已取得欧盟认证,打开欧洲市场。本地企业如此积极捕捉发展电动车带来的商机,按道理正好切合曾司长当初的设想。问题是政府支援不足,结果有关企业因缺乏资金,已把品牌及技术售予美国公司。当年带领研发的香港理工大学教授最近与传媒回顾这件事时亦坦言可惜,还强调香港有条件大力发展电动车,只是他们得到的研究资助金额跟所需相差十倍,不足以进行深入研究发展。

 

政府其实都有加强推动措施,可惜仍然力度不足。例如当局已决定在政府停车场安装100个较快速的充电器以鼓励使用电动车,但这是否已足够推动电动车普及化呢?答案是显而易见。最近香港生產力促进局伙拍由企业研发的快速充电站,电动车最快只需充电20分鐘便能行驶150公里,更是现时内地与香港唯一取得全球最通行的国际标準认证的本地研发电动车充电系统。当局又有没有支援计划来协助充电配套设施不足这个电动车普及化的瓶颈位,兼且推动绿色经济呢?

 

绿色可成经济新引擎

总括而言,当绿色產业发展得越好,对环保便会越有帮助,两者是相辅相成。我认為特区政府千万不能把视野越收越窄,反之在全球追求绿色经济的潮流下,应重新确认环保除有极大的社会效益,本身亦是可促进本港经济多元化的產业,并应加大投放资源,特别是鼓励环保业结合创新科技,发展其巨大潜力,以期把绿色经济打造成本港经济新引擎之一。  

 

如对上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欢迎向廖长江议员反映。
地址:香港中区立法会道1号立法会综合大楼703室
电话:2576-7121
传真:2798-8802
电邮:legco.office.li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