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1年5月
亦商亦艺 两者兼得

商人眼中就是唯利是尚?其实亦不尽然。至少在香港有位成功商家,曾经每逢周六与书法老师约定相会,品嚐好茶,研究书法。挥毫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回看,这确是香江商界值得一提的韵事。

 

 

 

早前香港艺术馆与意大利乌菲兹美术馆合办专题展览,展出早期文艺復兴画家波提切利作品。说到乌菲兹美术馆,其实大有来头,这是意大利佛罗伦斯最有歷史及最有名的一座艺术博物馆。此馆之建成,全赖16世纪美迪奇家族的财力支持。这个名门望族财雄势大,最后却以“ 文艺復兴教父”的雅称而流传后世。从此可见,商家与艺术其实可以和衷共济,而非水火难容。

 

商人錙銖必较,本属无可厚非。偶有收藏雅兴,工餘支持艺术,已属难能可贵。若然亲身创作,钻研学习经年,更是万中无一。本会永远名誉会长杨孙西本為企业家,却长年浸淫於书法及摄影艺术,甚至於去年举办个人艺术展,可算是香港商界中的一株奇葩。

 

幼承庭训 字如其人

昔日美迪奇家族以羊毛加工生意起家,而杨孙西恰巧也是以针织製衣创建事业王国。他所出生的福建石狮市,以服装產业饮誉全国,有“ 东方米兰”之称。杨孙西成长於此,彷彿已註定与服装结下不解之缘。而在这个临海之城,长年的幼承庭训,也埋下了杨孙西日后艺术创作的幼苗。

 

有别於今天的“ 十项全能”,成长於上世纪40年代的中国,读书人对后辈毕竟强调琴棋书画的艺术修养。故杨孙西无论孩提时期在家族私塾,及后在学堂上课,老师均非常着重写字基础教学。如此下来,由家里的春联,到日后祖宅牌匾上的题字,都是出自杨孙西的笔下。

 

耳顺之年 书法结缘

岁月匆匆,杨孙西日后投身商海,时装纺织生意佔去了青壮年的大半光阴,业餘艺术爱好,难免暂且搁下。及至2003 年遇上非典肺炎,杨孙西60 多岁,却机缘巧合下与香港着名书画家岑文涛喜相逢。岑之行书造诣,使杨孙西心悦诚服,於是毅然决定随其学习。一度以為寂灭了的书法热情,没料到在耳顺之年再度熊熊燃烧。那时每逢周六,杨孙西都会带上好酒好茶到岑老师的“ 叁齐堂”相聚。茶酒翰墨,酣畅淋灕,时光美何如之。

 

杨孙西认為,学者、政客、诗人各有其写字风格。而他,则笑指自己是“ 商家佬”,能将商场上的灵活手腕应用於笔墨之间,所以有朋友说他懂“ 偷师”。事实上点撇相衬,笔墨调和,从局部到整体的考虑,写好一幅字与打理好一盘生意,道理原是殊途同归。

 

摄影爱好 公干造就

营商的灵活,其实更体现在杨孙西的摄影上。80 年代,他因為时装生意经常须走访汉堡、米兰、巴黎等欧洲名城。在当地,他不时与设计师讨论未来的时装款式。喜欢摄影的他,总喜欢就地取材,凝住动人时刻,冀求将之成為服装设计的素材积累。及后於90 年代,他又因為在北京、重庆、福建、西安等地发展房地產业务而踏遍了祖国不少胜景。 一部相机在手,许多传统建筑与民族风情,都定格於一卷卷菲林之中。

 

如果说家乡的传统氛围育成了杨孙西的书法造诣,那麼他的摄影兴趣,则可说是来自香港的华洋薈萃。据他回忆,他在13、14岁时离乡赴港,其时香港文化风貌自然与石狮家乡大异其趣。当时他接触到若干时尚雅士,耳濡目染之下,摄影爱好就是这样悄然滋生。

 

就如张爱玲拿了第一笔稿费去买口红,杨孙西自言人生第一份薪金也是用来买了心头好,就是一部东德出產的单眼相机。从此以后,他培养了外出必定捎上相机的习惯。无论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都要借摄影留住回忆。日子有功,他的摄影作品随着营商步伐而慢慢积累。从年轻时的欧美风情,到壮年时的祖国河山,摄影一直為杨孙西记下无数感动瞬间。

 

醉心艺术 致力弘扬

杨孙西自言,自65岁后便逐步将生意工作都交给接班人,自己专心享受退休人生。半生与书法及摄影结缘,在这两门同属二维空间的视觉艺术中,他发现当中同样讲究构图、佈局,同样都是透过光影色、点线面等造型方式去塑造美好。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人生脚步匆匆,杨孙西深感艺术提供了停歇时刻,容许人可以忙里偷閒。尤其像他这样处身商海经年的企业家,艺术使他没有忘记人世尚有许多美善值得嚮往。因此,他也身体力行将自己公司旗下的香江国际工商大厦其中一层设為书画展览场地,展示香港本土书画杰作,期望香港的优秀艺术可以发扬光大。这种心怀,恰如访问时他背后墙上所悬起的“ 厚德载物”四字足以涵括 — 大地广厚,承载万物。杨孙西亦商亦艺的独特取向,亦料应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