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0年12月
居家运动新常态

疫情持续,令不少人对外出运动感到却步。然而,若长期缺乏运动,身体机能也会倒退,因此近期兴起了家居运动,即使宅在家也能动起来。到底在疫情下,大眾如何提高健康运动意识来迎接这个新常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指标:5至17岁的青少年每日需要有60分鐘的运动, 18岁至64岁的成人亦应每日有30分鐘运动,长者则与成人相若。疫情期间,外出机会减少,不少人也疏於运动。香港浸会大学体育、运动及健康学系副教授雷雄德指出,运动其实不限於跑步、游水、打羽毛球等有氧运动,运动概念可以融入日常生活,善用家中环境来消耗能量。“下班回家时,可以选择步行、行楼梯;看电视时,可做原地跑、仰卧起坐或掌上压。只要你具备健康运康运动意识,就时刻都可以维持自己的运动量。”

 

健康意识有助养成运动习惯

近年穿戴式运动装置十分普及,不少人利用智能手錶的计步功能,以“日行一万步”為运动指标。雷雄德坦言,这仅属合标且不够全面,因步行只集中在下肢的肌肉锻鍊,大家应该适当加入如掌上压、平板支撑等针对上肢和核心肌肉力量的训练,令身体大部份的大肌肉也得到锻鍊,如在家中可兼顾有氧和无氧运动,则可同时训练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雷雄德并指出,穿戴式运动装置亦提高大眾的健康意识。“当你建立了健康意识便会开始进行如运动等健康行為,无论是有氧运动、无氧运动,有助提高新陈代谢,对身体都有好处。”他建议,可运用手机的日历為自己安排运动的时间,让运动变成习惯;亦可添置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如哑铃、拉力带等,放置在家中当眼位置,当看到这些器材便提醒自己要做运动了。

 

无运动习惯进行HIIT要留神

香港人生活忙碌,可以花在运动的时间不多,因此近期在网络上出现不少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的影片,广受欢迎,成為不少人在家抗疫时的家居运动,也有人藉此减肥。雷雄德阐释,HIIT是指在短时间进行有氧和无氧的运动,能短时间消耗大量能量,肌肉会出现运动后过度耗氧,即后燃效应,能提高身体的代谢率,故能达到较佳的减肥效果。

 

但雷雄德提醒,HIIT是由高强度运动和低强度运动相间,如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士进行HIIT会较易受伤。“较少运动的人可先测试自己是否具备基本体能。一般来说,能够持续慢跑15至20分鐘便具基本体能,可尝试一些入门级的训练。当身体适应了运动的强度之后,才逐步加强训练强度。”

 

家居运动不能取代户外活动

如家中有长者或儿童,进行家居运动时又有何注意的地方?雷雄德表示,长者可多加锻鍊下肢肌肉及平衡力,减低跌倒风险。然而,长者家居防跌运动效果一般,因在封闭式环境运动,对肌肉协调的训练有限,他建议长者可晨运,因过程中步幅或大或小、左右移动,下肢训练更加全面。儿童方面,雷雄德表示,3至5岁的幼童每天需要180分鐘的运动,他们在发育期间需要跑动、跳跃、投掷和拋接等运动,锻鍊心肺功能、身体肌肉及发展协调能力。

 

虽然在家运动未尝不可,但雷雄德提醒,家居运动始终无法完全取代户外运动、活动。“以行山為例,上落山径可训练肌肉收缩和协调能力,大自然环境不仅让眼晴可以休息,也能调适心情,而接触阳光对身体、皮肤也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