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0年4月
香港智慧城市蓝图2.

世界各地都在致力推动智慧城市发展,作為国际城市的香港,虽拥有一流的基建、金融中心、专业人才、法律体系等眾多优势,但在发展智慧城市方面,却显然未如理想,究其原因何在?
 

 

周宪本:勿為智慧而智慧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去年10月公佈“2019 IMD全球智慧城市指数”,评价各地城市的设施及服务有否善用科技来改善市民生活,结果新加坡冠绝全球102个城市,而香港仅排37位。香港和新加坡规模相近,但在智慧城市发展方面,新加坡似乎已遥遥领先,香港却仍在摸石过河。

 

以人為本 平衡各方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行政总裁周宪本指出,数码转型是必经阶段,关键在於转型过程中,到底香港想如何走。“别為智慧而智慧,应以人為本。”这论调便回归到科技发展的原意:為了造福人群,推动社会发展,為大眾提供更便捷的生活,提高產业的竞争力。

 

周宪本认為,香港的数码转型推得太快未必是好事,应寻求一个可以平衡各方的做法,确保社会能稳健发展。“有些新兴城市虽然转型速度很快,但过程中產生许多错误或未如理想的情况。香港一向注重信誉,不能為推而推,必须寻求平衡点,让香港保持信誉之餘,亦能提高市民生活水平与不同產业的质素和效率,强化香港的竞争力。”

 

人才难觅窒碍发展

智慧城市的背后是智慧科技,要推动智慧科技发展,除了资金及技术的投入,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对北美和大中华市场有深入认识、在科技界拥有近25年经验的周宪本指出:“不独香港,全世界都面对人才荒问题,即使在内地、欧美,顶尖的研发人才永远供不应求。”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涵盖创新科技、培训人才及智慧城市等篇幅,政府过去叁年亦推出多项政策,提供逾千亿港元发展创科。根据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在基础设施排名中,香港在129个经济体中名列第四,在硬件及资源配合下,香港具备能力在世界上走得更前。

 

即使投放的资源、资金不少,但香港年轻人仍然轻视创科產业。周宪本强调,“政府不只要投放资金,更重要是培育更多本地人才,让他们感受到从事创科產业是充满前景,并能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不要只着眼於金融行业。”在周宪本眼中,每个创科项目都可应用於社会,改善及促进生活的便利,甚至成為随处可见的必需品,箇中的满足感实在难以言喻。

 

便利与私隐如双面刃

有人忧虑发展智慧城市,或衍生私隐风险,提倡数据道德便显得十分重要。在追求生活便利与顾及市民私隐之间,又该如何平衡?周宪本坦言,担心私隐问题是无可厚非,“有市民担心个人资料被应用在不希望被应用的地方,但有些人却不介意以少许个人资料去换取方便,重点都是在於平衡各方想法。”

 

他以一把刀比喻私隐和大数据,指刀有很多用途,可以切菜、刮鬍子,但又可用来做坏事,一切视乎政府能否以有效法制去保障,而使用者又是否遵循。“如同应科院的存在只是推动科技发展,研发和製作一把最锋利和最适合香港使用的‘刀’,如何寻求平衡点、如何恰当使用、如何推动政策配合才是关键所在。

 

 

杨文锐:政策推动成关键

2017年底推出香港首份的《香港智慧城市蓝图》,涵盖70项措施,勾勒未来五年的发展计划,锐意将香港建设為世界领先的智慧城市,经过叁年相关措施逐步落实。智慧城市联盟会长杨文锐坦言,数年前甚少听到坊间讨论智慧城市的话题,但自蓝图公佈后,各项措施陆续出台,本港各界聚焦於智慧城市的关注度及讨论气氛均较前热烈,形成良好氛围。

 

创新指数高 整体仍落后

杨文锐引述巴塞隆拿IESE商学院全球化与战略中心於2019年公佈的全球智慧城市年度名单,指香港在80个国家及165个城市中,连续两年排名第9,较2017年的第42位,大幅攀升了33位。

 

“有关排名是根据不同城市的经济及社会指标,计算出其表现得分。”杨文锐称,IESE对香港在技术发展上给予甚高评价,尤其是创新指数方面,当中主要建基於香港几乎百分百的人口拥有智能手机,而宽频网络覆盖率亦很高,政府并正计划於今年第四季推出“智方便”一站式个人化数码服务平台(前称eID,后易名為iAM Smart及“智方便”)系统,市民可透过此平台使用逾100项政府网上服务。

 

不过,香港在建构智慧城市的整体进程上,仍见落后於早着先机的欧美国家,以至近年发展迅速的新加坡及台北等亚洲地区,如何急起直追,杨文锐认為,当中离不开政府的推动,特别是政策支持。

 

盼全民关注 与生活融合

“首份蓝图為香港建设智慧城市奠下基础,稍后公佈的《香港智慧城市蓝图2.0》是一个新契机。”杨文锐期望,当中构思的各项政策制定及新措施,除有助企业捉紧数码新时代下的商机外,更应让市民感受到香港朝着智慧城市的方向发展,并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提供便利省时等切合所需的优势,令更多人乐於支持及採用相关项目及服务,随之再度引发社会各界以至普罗大眾对智慧城市的讨论和关注,如此方能在有关项目的推展上事半功倍。

 

杨文锐补充,以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為例,其成功关键正在於由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动,并获得银行业界支持,以致能覆盖全港不同银行系统,让市民可免费使用跨银行的转账服务及支付项目,故推出以来,其应用人数得以稳步上升。

 

另一方面,共享开放数据亦被视為迈向智慧城市的必备元素,政府继去年预留3亿元推动社会更广泛应用空间数据,由今年起分阶段推出高质素的全港叁维数码地图,以及於2022年底前全面啟动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后,今年财政预算案再预留6,000万元设立首间地理空间实验室,鼓励民间开发应用空间数据的流动应用程式。

 

推共享数据 抗疫见成果

近年政府积极推展使用开放数据,以支持创科发展,杨文锐认為,此举对推动是次防疫工作,亦发挥重要作用。“发展局、地政总署、卫生署、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等多个政府部门,联同智慧城市联盟於2月初合作推出‘互动地图仪表板’,以便能第一时间反映本地最新疫情,当中除显示确诊、死亡及出院人数外,从仪表板中央的地图,更可看到确诊个案居住的大厦位置,以至急症室的轮候时间等,并每15分鐘更新一次,协助市民通过创新科技掌握疫情最新资讯。推出至今已录得逾1,000万瀏览次数。”他强调,从中获得的经验及成果,对日后应用於智慧城市的发展大有裨益。

 

為进一步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新机遇,杨文锐认為,香港可借助本身在专业服务、铁路运输、项目管理经验及法制稳健等优势,加上作為全球财富管理中心的良好根基及经验,在未来争取成為区内的数据管理中心,以迎接新世代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