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19年10月
港深优势互补建大湾区创科旗舰

香港和深圳之间从来不是零和游戏,在共同推动创科產业上更是优势互补。香港云集多间区内着名大学,於科技成果开发及人才培训方面毫不逊色,而深圳是内地的创新创意之都,港深於创科领域的合作实乃双赢之局。

 

徐立之:港深创科合作属“天作之合”

中央锐意将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并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作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推动各地在人才交流、创业孵化、科研设施、创科融资及成果转化等范畴,开展深度合作。香港科学院创院院长徐立之认為,香港应善用上游研究的优势,与高科技製造业中心的深圳达致优势互补,以抓紧这个有助本港科研全面发展的重大机遇。

 

借力业界助上游研究落地

香港坐拥世界一流学府,匯聚本地以至海内外的顶尖科研学者,歷年在上游及基础研发上累积丰富经验,奠下稳固根基。徐立之指出,上游研发是指由大学及企业研发机构进行的研究,属所有研究项目的源头,传统上是香港一大强项,在全球学术领域享负盛名。

 

如何将上游研究转化為落地的应用项目,则需经过技术转移的中游工作,香港在这方面却仍需努力。徐立之阐释,“近年教资会将大学教授发表学术论文数量,视為升迁的重要指标,使学术界普遍醉心将研究写成论文,令不少研究止於纸上谈兵。惟最近教资会逐步调整有关升迁指标,冀有助大学将科研转化成应用项目。”

 

至於下游的產品开发工作,徐立之期望学术界可加强与业界合作,以提升成效,“经技术转移来到落地的下游环节,未必再适合由教授跟进,因他们从事学术研究,习惯追求perfect solution(完美解决方案),惟营商需不断优化,不可能有完美方案,故应交由具经验的业界接手,将更多卓越的研究转化為利润丰厚而又能造福人群的应用技术或產品。”

 

各司其职推动科技创新

徐立之指出,科技创新必须具备上、中、下游叁大环节,并由院校、政府与业界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互相合作及交流,方能卓然有成。“很多人误将‘创新及科技’与‘科技创新’混淆,两者其实不尽相同。‘创新及科技’中的创新,可广及企业、政策、贸易及市场上的创新,却不一定有科技元素;至於‘科技创新’则与科技掛钩,大多透过学者开展上游研发工作,再利用相关技术转移,开发适用於市场的產品。”

 

徐立之续指,大湾区内多个城市的下游產品开发工作,均具一定规模和成果,香港应善用其上游研究优势,与其他城市加强合作,同时从中汲取经验,取长补短,推动科技创新。

 

港深合作创互利共赢

曾几何时,香港与深圳是前店后厂的关係;时至今天,深圳已化身创科產业中心,拥有充裕的资讯科技人才,发展一日千里。徐立之强调,香港应把握大湾区的发展机遇,与深圳结成合作伙伴,将本港大学的科研技术转移,结合深圳的高科技生產能力,缔造双赢局面。

 

“香港在上游研发卓具优势,也能做好投资融资平台的角色;深圳近年则在创科產业发展上甚為耀目,其中下游產业化方面表现尤為亮丽,在大湾区搭建的平台下,两地在创科发展的道路上可说是天作之合。”

 

而位处落马洲河套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既是香港最大型的创新科技平台,也是香港与内地创科研究的重点合作基地。徐立之透露,曾向行政长官建议,由不同院校共同合作,在该处设立一所生物医药科研中心,现正进行筹备工作。“日后该中心的学者将专责前期研发工作,再与深圳等邻近的大湾区城市配合,透过当地的製造基地,将有关科研成果转化為產品,进一步达致互利共赢。”

 

 

黄锦辉:深港创科发展连成一线

近年特区政府大力推动创科发展,不论是《施政报告》还是《财政预算案》都有所着墨。然而,香港经济產业一向以金融和专业服务為重,创科產业发展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中央锐意将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透过与深圳等湾区城市的优势互补,香港创科產业可望升级转型。

 

调整创科政策推动下游发展

近年特区政府於科研初创领域的投入可谓大刀阔斧。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兼创新科技中心主任黄锦辉观察到,自创新及科技局於2015年成立后,创科政策出现较大调整,转為推动下游產业,以拉动创新科研发展,“与过去专注推动上游產业的理念有所不同,下游產业更着重创造市场对於创新科技的需求。”

 

黄锦辉坦言,过往政府只集中将资源投放到大学进行研究,这种模式维持十多年,但成效不彰,“以前的观念是有麝自然香,若科研成果吸引,便吸引到商界投资及应用。但十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这并不足够。”

 

為进一步推动下游產业发展,黄锦辉指出,近年政府推出一系列支援措施,包括投放资金推动创业、推出创新科技券鼓励企业应用创新科技,并鼓励政府部门把创新元素加入招标程序等,不论对企业还是科技提供者都是有益。而本港创科產业GDP佔比,近年由0.76%倍升至1.5%,虽仍远比不上邻近城市如深圳、广州的增幅,但已是一大进步。

 

河套区提供创科理想平台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成大湾区城市着力推动的目标,与香港一岸之隔的深圳、广州,在创科及製造业发展上更是一日千里。黄锦辉认為,香港与深圳、广州以及大湾区其他城市存在互惠互补的关係。

 

《纲要》亦提出推动深港共同合作,打造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黄锦辉形容,河套区将叁地的物理距离拉近,為整个创新科研生态提供理想的运行平台。“现时当香港的科研要落地时,往往需要深圳的人才製作原型系统,并进行开发测试。但就我所见,现时不少人都是‘偷鸡’,让深圳的人才以自由行名义到香港工作,省却申请工作签证的不便。未来河套区落成后,便可容许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在里面工作,到时合作将更快便利快捷,有助促进產业的长足发展。”

 

形成“前研后產”生态圈

黄锦辉形容,当中广州、深圳及香港更可形成一个“前研后產”的生态圈,“深圳在应用科研方面实力强劲,亦擅长培育初创企业;广州则是全国產品的集散地,擅长製造生產;香港则拥有一流的学府,在基础研究上表现卓越,因此叁地可互补不足,首先由香港进行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再由深圳製作原型系统并进行测试,最后交予广州进行量產。”

 

“广州作為全国生產的集散地,可助创科產品推出至全国内销;深圳则可培育初创公司;而香港则可让科技產品推出国际市场。”黄锦辉认為,整个研发的过程,香港、深圳及广州就好比叁个关卡,首先由香港发展出技术,再由深圳反覆测试实证,并将技术落地,最后由广州為產品进行量產,叁地互相合作之餘,更可為技术的落地及应用提供下游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