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19年5月
建筑新法 蔚然成风

对於现代建筑大师路德维希 密斯 凡德罗而言,“建筑简单如两块砖头的小心堆砌”。时至今天,新一代建筑师依然醉心於钻研不同材质的配搭与组合,混和崭新理念,开创出划时代的建筑风尚。

 

黄天祥:绿色建筑与环境共融

古罗马建筑先贤维特鲁威曾言:一栋好的建筑物须具备实用、坚固、美观叁大要素。斗转星移,现代建筑於这基础上又增添可持续性此一重要考虑,以应对全球暖化危机。作為建筑师对环保诉求之回应,绿色建筑遂应运而生。

 

科学家预计,本世纪末海水水位可能上升逾一米,部分城市可能被淹没,导致数以千万计人口流离失所。观乎本港近年风季,不少地区遭遇海水倒灌,本会会董、有利集团副主席黄天祥认為,此非偶发现象,如对气候问题置之不理,承受苦果的还是大眾。

 

归根究柢,暖化问题之肇因还是人类活动。黄天祥表示,由於本港製造业式微,故九成用电量与六成碳排放量均来自建筑,比一般城市多近一倍。故此,他认為要缓解气候问题,推动绿色建筑刻不容缓。

 

绿色酒店节能六成

何谓绿色建筑?虽然各地定义标準有异,惟一般而言,绿色建筑意指在建筑物的整个生命週期中,尽量减少对环境影响,同时促进用户的身心健康。据香港绿色建筑议会之评估準则,涉及的范畴涵盖六方面:用地与室外环境、用材、能源使用、用水、室内环境质素、创新。黄天祥表示,即使是相同范畴,因应不同城市的实际状况,着眼点亦有所分别。例如如何减少驾驶私家车是选址的一个重要考虑,但外国着眼於附近有否单车泊位,而香港则偏重有否公共交通工具接驳。

 

有利集团是业界应用绿色建筑技术的表表者,旗下香港苏豪智选假日酒店就因节能高达60%,而荣获美国绿色建筑议会的LEED、香港绿色建筑议会的BEAM Plus等四个本地及国际最高环保认证。该酒店旨在以最少电量為住客提供舒适住宿体验,例如酒店住客於洗澡时往往需要大量热水,考虑到烧水耗能不少,该酒店便善用冷气机在製冷过程中產生的餘热,透过热泵装置收集后用於热水装置,再加上酒店设有全港最大的太阳能热水收集器,差不多在毋须额外电力的情况下,满足住客的热水需求。此外,酒店房内设有大量动态感应器,透过人工智能辨识住户的位置,控制冷气与灯光;同时又利用软件每15分鐘量度大厦周边的温度与湿度,调节大厦水温与室内温度,减少耗用非必要的能源。

 

回报可观 投资未来

节能以外,有利集团亦逐步推行无木建筑。传统上,建筑墙柱前须先行扎铁,钉合木板围绕再注入水泥,因此耗用木材甚多。黄天祥表示,集团於1990年代便开始发展预製组件技术,委託工厂预先生產出所需组件,再运至工地组装。由於模具以铁製取代木製,达成无木建筑的目标,亦减少建筑废料。他又透露,目前与市建局合作发展的橡树街项目,更进一步考虑住户的健康生活,故在平台上设计约400平方米的缓跑径,周边翠绿环绕,让住户於闹市中仍能体验绿色生活。

 

环保物料与装置难免衍生额外成本,不少企业為之却步。黄天祥却不以為然,因為即使在商言商,绿色设计的回报仍相当可观。以苏豪智选假日酒店為例,他起初期望用於节能上的额外成本能於四年内回本,结果只比预期多一个月便达成目标,长远更带来多达20%的回报率。“绿色环境并非成本,而是一种投资。除了商业上的投资以外,亦是对下一代将来、企业ESG(环境、社会、企业管治)佈局的上佳投资。”

 

发展绿色社区

目前香港绿色建筑面积已超过1,860万平方米,黄天祥预期,今后绿色建筑之发展将不仅限於个别大厦,而是构建整个绿色社区,例如规划中的东大屿都会便值得思考如何建立绿色社区。他认為,未来需进一步推广至私人市场,但推动上的最大难处在於既有建筑物太多,业主未必有改变建筑现状的诱因。但他肯定政府為合资格节能建筑提供税务优惠,让业主在减税的同时享有节能带来的回报,有助鼓励大厦翻新时採纳绿色建筑技术。

 

此外,两电亦津贴大厦安装光伏板,有助业主缩短回本期。他又留意到,大眾对节能成效的认知普遍未见透彻,长远而言,他建议参考外国经验,立法要求大厦公开电费,一经比较,绿色建筑在节能上的优势则彰明较着,成為发展商改变的诱因。他相信,有赖各界参与,本港方有望成為人与环境和谐共融的绿色都市。

 

 

鄺辰道:铝材预製屋成建筑新潮流

近年香港积极引入组装合成建筑(MIC,即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其“先装后嵌”的概念,可大幅减少人手密集和需时的工序、工地废料,符合绿色经济的原则,去年《施政报告》亦提倡此建筑新模式。“AluHouse铝游家”是香港唯一的合法组装合成建筑的本地建造商,其创办人暨董事总经理鄺辰道积极倡议铝材预製式房屋,有助解决香港房屋短缺的问题。

 

组装合成建筑是指在厂房中预先製造独立的“组装合成”组件,再将製成品送到地盘组装的建筑方案。由於组件所有製造工序都在工厂进行,遂大幅减少地盘建筑废料,剩餘的铝材亦可即时交回工厂回收,减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建材配角变主角

“MIC技术在外国流行已久,只是用铝材的MIC我们是全球唯一的建造商。要令铝材华丽转身,由配角变成主角的过程绝不简单,我们看中了铝合金的特性,其强度和耐用度非常适合用於建筑物上。”鄺辰道独具慧眼,因应铝材的特质,将其优点发挥出来。

 

鄺辰道採用铝材作為建筑材料原来不足十年,他忆述:“2012年,我们开始研发铝材的组装合成房屋,当时我的想法是先由茶居开始转型。传统上,MIC採用木製的组件佔大多数,但我们身处华南地区,天气比较潮湿,木构建筑物容易发霉和被虫蛀,增加了维修成本,故想到先用铝合金来试做茶居。”结果,不仅工厂员工对製成品感到满意,亦获得很多人的讚赏和鼓励,鄺辰道从此便认真研究铝材建屋。

 

具备“快、好、省”优点

事实上,铝材广泛应用於不少行业,包括运输业的交通工具、建造业的门窗及玻璃幕墙、工业的散热器、电子零件、太阳能发电板,甚至饮品的铝罐等。但铝材较其他金属轻,或许大家疑问铝製的房屋能否经得起香港风季的考验?鄺辰道坦言,这无疑是技术上一大挑战,“当铝经过加工后,会变成铝合金,其密度和强度便会增加,而铝合金的软硬度还可调校,适合各项建材的要求,而且香港政府对MIC的要求比传统建筑严格叁倍,我们又是唯一通过政府屋宇署认证的香港公司,大家可以放心入住。”

 

虽然鄺辰道的家族经营铝材多年,但在研发用铝材建屋过程中遇上不少挑战,“我从小便接触铝工业,对铝的特质有一定了解,但用铝来建屋的先例却少之又少,何况建筑业对使用铝的要求比工业用途严格得多,创新应用,殊非易事。”他表示,铝合金组合屋由第一代研发至现在的第七代、由低层到高层,过程中屡有困难,如铝合金有不同的软硬度,要根据不同建筑结构,选用铝材,十分讲究。

 

鄺辰道强调,铝製的组装合成房屋具备“快、好、省”的优点,研发初期需时一个月,製成品方可完工,由於技术不断改进,现在只需七天便能完成,大大降低时间和人力成本。“利用MIC建屋能节省建筑时间达四成。香港人工高,而且建筑业人手不足,改用MIC正符合业界的需求,还可解决现时对房屋的逼切需要。”

 

生產规格更精準

虽然建造时间缩短,但安全度却提高了。鄺辰道指出,由於组装合成房屋在工厂生產,有较严格的品质管理,在防火、防水和防风等设备方面,都较传统建筑方法更為精準,而且铝合金是非常坚固的材料,也甚少出现漏水、火警的情况。有人认為铝合金的变化单一,但他表示,只要在铝材表面加工处理,亦能营造各种顏色和效果,如木纹、喷图、石纹等,都可增加铝材的质感。

 

鄺辰道在香港土生土长,他希望能以自己所长迎合香港人的需要,并认為铝製的组合屋可作為过渡性房屋,以解香港房屋短缺的燃眉之急。随着铝合金MIC在香港愈趋普及,“铝游家”是香港唯一的MIC建造商,他有意将技术输出外国,以期立足香港,走向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