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18年12月
改革开放40年∶前瞻经济浪潮

今年适值改革开放40周年,被形容為另一次改革开放的粤港澳大湾区,其规划亦即将出台。有经济专家及着名学者均认同,这次发展机遇千载难逢。本港各界应作好準备迎接箇中商机,与国家共同迈向经济高峰。

 

巴曙松: 港具独特优势助建经济特区

自1978年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吸纳不少港商北上设厂,与内地互相促进及优势互补下,国家经济持续腾飞,也造就了香港工业的黄金岁月。80至90年代為国家改革开放的全盛时期,北京大学滙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暨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表示,回顾这段歷程,对推动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深远影响;当中北上设厂的港商,更有着无可取代的角色。

 

过去40年以来,香港一直是内地直接投资的最大来源地,内地吸引外资的桥头堡,不仅為内地发展带来亟需的资金,也带来了技术和生產管理经验,大大推动了内地的经济转型和增长。“香港具有连接东西方的独特地位,配合改革开放期间,首批到内地参与投资建设的厂家,从最近的深圳开始,其后迅速扩展至整个华南地区,以至全中国。”巴曙松称,四个经济特区相继成立,而具地理优势的沿海城市亦逐步开放,成為内地对外开放的重要里程碑,吸引大量外资进入珠叁角与长叁角地区。中国加入世贸后,内地经济和全球经济接轨的管道进一步打开,香港到内地投资的项目也开始转变,从偏重製造业变成多元化、多方位的投资。

 

内地经济腾飞 成第二大经济体

回顾改革开放40年至今,巴曙松形容,内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歷翻天覆地变化,其中内地生產总值更出现高速增长,至去年已超过80万亿人民币,约佔全球GDP的15%,年平均增长约9.5%。以过去五年的内地增长计算,对世界经济贡献一直超过30%,不但属全球经济的重要推动器,自2010年开始,更发展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香港一向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门户,巴曙松直言“一国两制”的独特体制下,香港在歷史、文化、人流、物流、资金流和资讯流各方面,皆与内地紧密相连。1992年内地企业以A+H股形式在香港上市,香港逐渐成為内地企业上市的融资门户。内地不少机构在香港设立“视窗”公司,透过香港筹集银行贷款。中国到海外的直接投资中,约有七成是投资到香港,或经香港投资往其他地区。而内地通过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除获得资金外,也得到香港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有助提升内地在企业管治和风险管理范畴的意识及水平。

 

拓人民币业务 港担当“先行者”

“香港同时具有‘先行者’的优势,早於2004年已开始发展个人人民币业务,及后陆续开放人民币债券市场,以至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支付业务等。”巴曙松续说,香港不断扩展和深化人民币离岸业务,可為人民币面向国际提供“视窗”和“防火墙”,為内地资本账逐步开放,以至人民币逐步迈向可自由兑换积极贡献。

 

粤港澳大湾区(下称大湾区)的建立备受各界期待,甚或视為第二次改革开放,将為港澳及眾多内地城市缔造无限机遇。巴曙松强调,大湾区的社会及经济规模与部分发达国家相若,整体GDP高於叁藩市湾区,紧随纽约湾区及东京湾区之后,惟人均GDP则相对较低,当中与主力推展高科技產业的叁藩市湾区,在差距上更是明显,某程度反映目前大湾区仍以劳动力密集的產业佔多数,相对世界其餘叁大湾区已由创新经模式主导。

 

大湾区求同存异 共享发展成果

“大湾区各城市的发展程度差异显着,以深圳及香港為例,这两大城市在全球的资源配置能力处於领先地位,而区内大多数城市尚处於由製造业向高端製造业及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发展步伐稍缓。”巴曙松补充,惟大湾区立足於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整体效应与影响力具有庞大的发展空间及潜力,预期到了2020年,大湾区的GDP料可逐步追平东京湾区;及至2030年更有望超越东京湾区及纽约湾区,成為世界GDP总量第一的湾区。

 

“未来大湾区在社会文化、法规、技术标準、决策程式和执行等各方面,应尽量保持多样化的体制差异,同时无阻区内流、人流、资金流及讯息流互通。遇有问题,可採用先易后难的方法,逐步消弭各项障碍,最终将大湾区建设為庞大的共同市场和生活圈,让区内所有人皆可共享发成果。”巴曙松同时期望,日后大湾区各城市在外匯和跨境人民币业务上,可作整体推展,并充分利用珠叁角和港澳各自的优势,创造更多与人民币在全球配置互相适应的市场工具、管理手段和政策便利,进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既符合大湾区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能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提供“试验田”和“安全垫”。

 

刘兆佳: 融入大湾区拓展新机遇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迅速崛起成為举足轻重的大国,中国与世界的联繫和依存度不断提升,国家利益在世界上无远弗届,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外交理念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推许,而世界格局亦因為中国的崛起而发生长远和深刻的变化。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指出,国家改革开放40年来对香港经济亦影响甚鉅。

 

踏入70年代,正值香港工业蓬勃发展之时,却遇上租金高企、石油危机及劳工短缺这叁大挑战,危机乍现。适时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促使劳动力密集的工业选择北移,在土地及劳工供应充足下,不但增聘人手,更扩大生產规模,形成前(香港)店后厂(珠叁角)的局面,并造就本港不少成功的工业家,工业亦由此转危為机。

 

港商牵头北上 助引海内外资金

“若没有改革开放出现,工业遭遇瓶颈的香港,会加速朝服务业转型,被迫提早走上创新科技之路,抑或因而面临经济倒退危机,何去何从孰未可料。”刘兆佳直言,惟歷史只有一个结果,改革开放為香港工业提供了出路,加上有充满爱国情怀及立志报效国家的港商牵头响应号召,北上投资设厂,带动其他港商、台商以至外商随后到内地投资,促使内地成功引进资金及人才,也逐步增加对商业市场运作、私企管理及金融项目的认识。其中毗邻香港且与港商关係密切的珠叁角地区率先受惠,并推动以深圳為首的经济特区得以建设起来,成為促进内地经济飞跃发展的关键元素。

 

改革开放缔造本港工业突破瓶颈,内地经济持续攀升的双赢局面。刘兆佳指,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方式十分独特,中国共產党把它界定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结合了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的歷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经验、中国的国情和对世界局势变化的分析的发展战略。故近年内地先后推出“一带一路”倡议及建立大湾区,标誌着改革开放已进入新里程,反映内地更重视与全球不同国家及地区缔建全方位合作关係,在发展策略上,不只重视引进资金及人才,更鼓励更多内地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商机,有助应对產能过剩之餘,也可吸收更多新技术和崭新管理模式,一举多得。刘兆佳强调,总的来说,国家正走向一个更為合理的发展模式,过去五年已经取得显着成绩,未来改革还要从全方位继续加以深化。

 

大湾区重整合 港具多重角色

“相对‘一带一路’推动企业走出去寻找新机遇,建设大湾区的目标,主要為进一步提升区内经济整合,集结珠叁角、港澳两大特区等全国发展最快的地区,融入大湾区之中,将各自的优点融合、互补并倍增,同时化身面向内地其他城市的示范区,发挥表率作用。”刘兆佳称,香港在当中应加以运用本身的独特优势,特别是作為国际金融中心、创科中心及国际仲裁中心的角色,為内地带来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在工业、科技发展以至人才供应等方面具有更大优势。

 

刘兆佳又谓,香港亦是大湾区内唯一拥有国际级高等院校的城市,培训人才是其强项,也有很多研究成果发布,却无法转化為商品。日后在大湾区的整合下,香港正可与创科发展已挤身世界前列的深圳互相配合,同时发挥所长,达致优势互补,在创科路上走得更远。

 

调整思维模式 携内地再创高峰

不过,香港要全面融入大湾区,尽握商机,刘兆佳认為部分港人在思维上须有所转变,才可事半功倍。“香港部分政府官员对与内地整合,心理上有抗拒,主要原因是担心香港会因而失去独特优势,故不想投入太多。然而,全球局势现正面对重大转变,西方国家在发展上面对很多问题,全球经济增长亦处於低迷状态,港人以往熟悉的国际环境已不復返。香港未来发展的注意力务必投放於中国及亚洲,并与内地携手合作,在新的国际格局中找到适当的定位,拓展新机遇,方能继续在经济发展保持稳健增长。”

 

刘兆佳补充,企业、政府及专业人才在推动大湾区发展亦各有其角色,如政府的角色是提供各种软硬件,加强香港与大湾区的联繫。“香港在教育上应重点培训能够在内地发展起来的人才,并兼具国家视野、大湾区视野和国际视野,以装备好年青人接班,成為未来社会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