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18年4月
企业行善 商社共赢

企业捐款乃常见的回馈社会方式,但单次捐献欠缺延续性,亦难以建立企业的社会形象。近年企业的慈善事业每有针对范畴,甚至是為社企引入企业营运方式,开拓各样崭新的公益项目,透过持久、具影响力的慈善策略,达致企业、社会双赢。

 

过去,捐款予慈善机构是企业家贡献社会最普遍的做法,但他们无法得知所捐款项是否确切到位,令有需要人士实际受惠。因此,如行善者能利用自身长处与优势,亲身参与慈善项目,便可确保资源适当而有效地运用。

 

发展具投资影响力社企

瑞银财富管理慈善諮询服务主管董黎瀅表示,近年愈来愈多家族企业开展慈善事业,并发展成社会企业及具影响力的投资,达致贡献社会及盈利创建的双赢局面。“社会企业是以商业模式去营运社会事业,以达致商社共赢。而具影响力的投资则是指企业会选择投资於一些对社会有正面影响的项目,希望取得投资回报之餘,亦可建立品牌形象。”董黎瀅说。

 

近年,政府大力提倡创造共享价值,希望企业在创造盈利的同时,也為社会创造价值,甚至协助解决社会问题。发展慈善事业正好配合这个方向,企业家毋须担心公司业务与慈善工作会互相干扰,甚至窒碍,反而应抱持当初创业的决心和坚毅,投入、创新地发展,才较易取得成功

 

家族企业开展慈善助承传

家族企业开拓慈善事业,除了能够回馈社会之外,对家族承传也极有帮助。董黎瀅指出,家族企业承传可分為叁个方向,包括业务承传、财富承传及文化、价值观承传,而发展慈善事业则对后者產生最大作用。业务承传讲求“能者居之”;财富承传视乎财富管理策略,文化与价值观承传则需要一个平台来维持家族成员的凝聚力,而发展慈善事业正是一个绝佳平台。

 

董黎瀅认為,家族企业创办基金会发展慈善事业,能够让家族成员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家族成员未必每一位都有意接手家族生意,但行善则不遗餘力,从中可培养助人精神。此外,每位成员向着同一目标进发,亦有助增进感情,增加家族的凝聚力,长远来看,家族精神就得以永续传承。”

 

慎选范畴并善用营商资源

开展慈善事业固然為家族企业带来好处,但要有所成果并持续发展,亦不容易。董黎瀅强调,慈善家必须清楚考虑要在哪个范畴发展,“做慈善不能跟风,要发自内心才会做得好。因此,要问问自己在哪个方向具有热诚,例如教育、医疗、护老等。他们也要清楚了解该领域目前的发展情况,例如有哪些地方特别需要援助,方可善用资源。若企业家能够将经营本业的技巧与人脉,应用到慈善事业上,便能发挥更大效益。”发展慈善事业需要时间,让它成长,过程中也不时要检视进度,因应情况,调整策略,渐渐发展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协助解决社会问题。

 

香港的法制与税务架构完善,是发展慈善事业的理想地。因此,近年不少内地的企业家也来港成立慈善基金,在不同范畴帮助有需要人士。董黎瀅希望,集合各大善长的力量,更有效地协助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单靠一、两个基金会出力,难以达到良好效果,只有大家同心合力,才能有效运用资源,解决更多社会问题,从而建立一个和谐、多元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