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17年11月
大数据影响力无远弗届

上年美国总统大选被视為大数据之争。今天大数据分析不仅应用於商业决策,对政治、选举及政策推行发挥重要影响力。大数据於社会、经济以至政治的影响力已是无远弗届。

 

车品觉:香港发展大数据“后发先至”

去年美国总统大选中,Facebook便根据用户填写的个人简介及讚好的内容,再视乎讚好程度、次数及阅读喜好来细分他们的投票意向。有别於一般民调机构,这种以大数据分析选民意向的行為较為主动,可以区分忠实支持者和游离选民再对症下药,令各大政党更容易掌握选举工程。

 

分辨选民喜好程度

美国总统特朗普看準社交媒体的即时回馈,在选举期间分析哪些信息在哪个地方最能引起共鸣,并参考这些数据,如在密歇根州肯特县投放了叁篇有关让就业回归美国的文章,73%的定向选民都点击其中一篇,特朗普在当地主打经济復甦题目,赢得民眾目光。

 

智慧城市联盟数据產业委员会主席车品觉认為,政治选举其实与企业应用大数据的目标相近,都是借助大数据分办用户对品牌的喜好程度,以最有效的方法推广宣传。“我们可视候选人為一间公司,评估他们的支持度,再分出支持、反对及游离选民。”

 

让企业更易於决策

不论是选举或商业营销,也是找出用户群并作出相应推广,在商业角度,称為“基準营销”。车品觉认為选举亦如是,“若是固有客户,要想尽办法令他继续支持,同时要吸引新的客户。”当中关键是如何将信息传达给目标客群。

 

从选举结果来看,大数据似乎对特朗普大有帮助。但车品觉直言大数据并非万能,仍视乎企业本身的质素,“无可否认,大数据令企业易於作出决策。但若企业本质欠佳,大数据也救不了它。”

 

注意开放速度和范围

香港也迎上大数据这个潮流,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刚公佈《施政报告》中,提出加快开放政府数据,為创新及科研以至发展智慧城市提供原始资讯。目前特区政府已提供逾3,100个数据集及1,000个应用程式介面,让公眾免费使用。未来医院管理局将会设立大数据分析平台,有助制订医疗政策,促成生物科技研究和优化临床及医疗服务等有用资讯,促进医护服务创新。

 

车品觉认為,若特区政府发挥牵头作用,愿意开放更多数据,有助推进大数据迅速发展。但他强调,追求速度之外,还要关注开放哪些数据。以美国政府為例,当其计划开放数据时,会邀请不同界别,特别是企业进行讨论,开放他们感兴趣的数据;同时,為使他人也有使用数据的权利,政府会要求企业将所得数据与公眾分享,称為“契约性开放数据”。车品觉表示,此举避免开放的数据只是单凭政府的主观意愿,不致数据开放始发现无人问津。

 

香港可“后发先至”

香港在大数据发展予人滞后之感,但车品觉表示,过去半年香港在大数据方面有很大进步,可望追上其他国家或地区。“现时大数据发展已进步第叁阶段,即透过大数据发展人工智能,而香港则处於第二至第叁阶段之间,主要是透过大数据优化流程。事实上,香港的科技水平能够支援第叁阶段,只是欠缺资金推进。”他续指,大数据的技术发展已有不少前例可鑑,现时香港积极发展除了免却走“冤枉路”,甚至可以做到“后发先至”。

 

大数据潮流势不可挡,消费者於网上留下的足跡都化身大数据,简单一个网购机票的动作,系统背后已分析用户其他相应產品及服务需要,相关广告瞬间弹出。车品觉强调,用户的一举一动被观察、纪录,或引起消费者的反感或对保护私隐的关注,但凡科技总有正反两面,必须谨慎运用,以免适得其反。

 

 

黄锦辉: 慎用大数据这把“双面刃”

随着大数据技术日益成熟,其应用范畴与影响力亦无远弗届,除了商业与科研领域外,近年更走入欧美以至本地的政治选举。不过,面对市场资讯氾滥,如何善用大数据这把“利刃”呢?

 

近年人工智能发展一日千里,就如着名的AlphaGo早前便称霸围棋棋坛。追本溯源,人工智能之所以强大,背后实有赖大数据的支持。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黄锦辉教授说:“外国的工商界早已广泛应用大数据,即使政界亦不例外,最近两届的美国总统选举,无论是特朗普或奥巴马均积极运用大数据,了解选民偏好,从而调整竞选策略。”他预期,在政治选举中应用大数据将成不可逆转的全球趋势。

 

政治层面两种使用

谈及大数据与政治选举的关係,大概可从两个层面分析。首个层面是以大数据预测选举结果,印度人工智能系统MogIA可谓当中的表表者。该系统自2004年起已成功透过採集并分析互联网上数以万计的数据点,準确预测过去叁届的美国总统选举结果,而在今年香港行政长官选举期间,亦有本地公司应用大数据分析舆论及市民情绪,相信有关情况在未来的政治选举中或会成為常态。

 

另一个层面是如何从过往的大选数据,以至选民在互联网或社交媒体的内容,了解选民的想法和需要,从而掌握他们在各个议题上的反应,继而调整竞选策略和演辞。如去年美国总统选举过后,有当地科技杂誌估计,在该次选战中有高达两成与选举相关的社交媒体内容是由电脑程式自动发送。即使部分内容是由竞选团队拟定,但内容的方向与目标群眾却有赖大数据的归纳与分析。

 

提防被双面刃误伤

政治人物或其竞选团队若能综合有关数据,藉此了解选民的意向,以及他们对社会的需求和不满,并加以分析、对症下药,制定合适的选举策略,这无疑有助他们提高胜算。但黄锦辉指出,随着大数据在政治选举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有部分人开始以“旁门左道”的方式,在大数据中混入失实资讯,从而误导,甚至打击竞选对手。

 

“举例说,竞选期间有指希拉里支持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但事后证实有关言论不尽不实。”黄锦辉相信,大数据与政治选举已经不可分割,故他提醒从政者必须了解大数据应用的利弊,以及对整个政治、社会生态的影响。“俗语说: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从政者必须做好应有準备,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亦要确保自己掌握的资讯乃準确无误。”

 

面对数据要抱怀疑态度

面对互联网海量的数据,黄锦辉指出,若要确保所得的信息无误,除了需要採用合适的数据收集方式,同时应以悲观估计法分析有关信息,降低被误导的机会。“如能先抱怀疑态度审视所有信息,再加以考证和分析,自然减低被假资讯误导的可能。”

 

大数据的应用无分地域和规模,可以预见大数据的应用层面将有增无减。黄锦辉指出,香港的互联网渗透率愈来愈高,人均手提电话数量逾两部,“未来十至二十年,甚至长者普遍都使用智能手机,届时的资讯数据更加无孔不入,无论是从政者或工商界,都应及早準备,积极把握和妥善运用大数据带来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