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16年4月
官学携手领创科

杨伟雄:盼创科发展聚焦叁个领域

 

中国正在落实今年开局的“十叁五”规划,当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大力支持的“双创”(即“大眾创业、万眾创新”)和“中国製造2025”,有助推动国家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创新及科技局於去年成立,欲把握国家发展的机遇,為本地经济创造价值。

融入关键為标準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早前到访北京,与工业及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会面,提出在“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製造2025”等策略下,内地与香港将加强创科產业的交流合作。他提及有关会面时形容,“怀部长与香港科技界有紧密联繫,与罗范淑芬等人常有交流。” 

杨伟雄表示,那次会面主要环绕香港和内地如何融入世界。他认為融入的关键是标準。“现时世界有很多不同的标準,例如大数据、智慧城市等的标準,香港可以发挥作用,让内地融入世界。”杨伟雄解释,香港熟悉西方标準,能帮助国家设立更接近西方的标準。“希望有一天,中国的标準就是全世界的标準。”他说道。

杨伟雄指,发展创新科技最重要的两个元素,是标準和平台,若两方面均有优势,则无往而不利。在十叁五规划下,内地鼓励双创,杨伟雄与工信部会面时建议香港和内地建立一个有关双创的交流平台,让内地企业与香港的国际水準接轨。

中港两地同步升级
杨伟雄指,“互联网+”可分為大数据和物联网,能有效推动内地经济发展,香港要想的是如何协助本地企业家进入内地市场。他认為,现时内地了解香港企业家的长处,期望他们引进创新概念,创造更大价值。

李克强总理於去年中提出“中国製造2025”,预期至2025年,中国将从“製造大国”晋身“製造强国”。近年中国劳动成本不断上升,难以继续支撑劳动力密集的工业发展,因此需要提升工业水平,带动经济转型。杨伟雄表示,两地正在思考如何一同“升级”,以及其中的分工。“有些產业不适合香港做,因為地方不够,所以应考虑一部分於香港做,一部分於内地做,结合双方优势。”

建立平台完善生态链
在推动双创方面,去年底香港首次举办国际创客节,邀请逾千名内地创客来港交流。杨伟雄形容,他们与香港创业思维不同,但同时亦能从本地创业家身上学习,希望将来两地创客能定期交流。杨伟雄构思,每年举办访问团,邀请本地创客到北京跟内地大企业交流;每年在港举行的国际创客节继续邀请内地创客来港交流,有助双方互动合作。
 

 

杨伟雄:科技属於世界 交流有助提升

 

政府作為领头羊,已率先在《施政报告》、《财政预算案》等公佈各项推动政策。今年政府提出的创科创投基金、院校中游研发计划、创科生活基金等,皆以长远发展為目标,促进创科生态环境发展。例如20亿元的院校中游研发计划旨在透过投资收入,资助院校进行重点科技领域的主题研究,以推动大学进行更多中游及可转化作应用的研究。杨伟雄指,“那些高层次的基础研究必须进一步化為中游的研究,将知识转移到社会发展上。”

不少学者曾指出,本地学者的科学水平达世界一流,不过在技术转移上未能追上,令研发成果的经济价值未能完全展现。杨伟雄不认同这种说法。“今天市场是全球化,不能只看香港市场。别人买了你的科技,你也能买他的科技,这才是交流。科技是世界的,跟知识一样,要交流才能提升。”

创新必要有市场
他坦言:“创新这东西,并非最好便一定赢,最重要的是市场。”他续指,即使產品创新、质素高,若自己没能力将之发扬光大,交予他人开发也未尝不可。他认為,只要将眼光放远一点,科技的交流长远终能帮助香港发展。杨伟雄坚信,政府要做的是令本地创业者得到更多机会,更容易起步,但始终任何创业者最后都要面对全球化竞争,“这一定要他自己帮自己”。

透过20亿元的创科创投基金,杨伟雄期望,随着与私人风险投资基金共同投资,善用其专业知识、网络及经验,协助创业者达致成功。他又指,未来会透过政府间的合作,建立更多交流平台,向本地创业者和科学家提供资讯。在研究方面,他认為吸引世界最尖端的科研机构来港非常重要,藉此提升香港的科研水平,展现“超级联繫人”的角色。

杨伟雄早前於立法会表示,创新及科技需政府、业界、学术界和研发界“官產学研”充分合作,共同发展。他形容,这是一个良好的创科生态系统。

创新聚焦 成功可望
创新科技虽无边无际,杨伟雄却希望社会能聚焦叁个领域:机械人、智慧城市及健康老龄化。他指,香港在这叁方面的发展有需要,也有优势。机械人方面,杨伟雄指香港技术先进,在港大、中大及科大皆有研究;而且机械人是智能生產和智能服务的重要元素,本地需求殷切。智慧城市方面,杨伟雄认為本港的城市管理非常出色,值得自豪,有条件大力发展。而老龄化方面,香港為世界人口老化问题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他相信若把健康老龄化的概念发展得宜,既能解决本地问题,亦能创造价值。身為创科局局长,他表示,局方的责任是引导和促进创科发展,包括提出大方向、提供基建、交流平台等,起领头作用,往后则须依靠各界合作。

杨伟雄表示,透过官產学研相互合作,最终期望香港出现独角兽公司,即估值达到1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我们现在很努力,希望几年之内可以有独角兽,这对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将有很大的啟发作用。”他形容,目前已有公司相当接近。“看看GoGoVan,在数码港的孵化计划下成长不足两年,最近一次估值已达1.5亿美元。再看看WeLab,估值已差不多到叁亿美元。你想想,这些大公司都是香港人创办的,那绝非不可能的事。”

 

 

徐立之:创科发展值得期待

 

香港有不少科学家享誉国际,本港却未有於国际创科界立足之地。姑勿论美国创科摇篮 — 硅谷,环顾亚洲,韩国、日本、台湾、甚至印度皆走在香港前面。

生态圈比经济圈重要
港科院院长徐立之指出,香港的科学并不落后於韩国、台湾等地,只是由创新科技所產生的经济价值相对少。他认為香港经济好是原因:“赚钱太容易,炒股炒楼已可赚钱,钱搵钱比技术容易很多。”不过他表示,如此模式难以长久,“因為投资有尽头,始终要靠新的產品。”

他指出,投资科技与科技股不尽相同,后者只是买卖股份赚钱,而前者则以科技发展新经济。他认為,香港创科条件充足,不论科学、教育、资金、法制等客观环境,“每个环节单独来看都相当理想”。但他指出,促进创科发展需要生态圈(ecology)环环相扣。他笑称,现在的eco-并非生态,而是 economy(经济),只想着如何赚钱,环节之间缺乏连繫。

香港化学家支志明是香港首位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他和团队开发了可应用於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崭新材料,有关知识產权获韩国企业叁星收购。徐立之形容,香港的创科上游和基础科学成绩相当不错,但技术转移方面则力有不逮,反而让跨国企业捷足先登。此外,发现 OLED 的美国物理学家邓青云同是香港人,让徐立之对香港的科学发展充满信心。

交流平台孕育创新
徐立之表示,过去香港忽视长线投资,因此难以支撑长期经济发展,错失很多机会。然而,他乐见目前社会上的创投基金及天使投资日趋普及,让有志者不论老少皆能加入创新大军。去年10月,马云旗下的阿里巴巴推出“香港青年企业家基金”,出资10亿协助本地青年创业,便是一例。徐立之更指,部分有心人如利丰集团荣誉主席冯国经,不定期举办科技早餐会,聚集不同界别人士集思广益、分享新知创见。

徐立之认為,创业最重要的是师友。因為创业不只是一腔热诚、意念创新便会成功,其中还需要营商、推销、管理等经验。眾所周知的创业摇篮硅谷的成功,其中一大原因是资源集中、交流平台完善,即使是普通咖啡店亦能撮合投资者与创业者。他指出,坊间的共用工作空间近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过去五年由几家发展至40多家。这些创业社群提供创业家互相交流的平台,例如CoCoon便成功凝聚近万名创业者、投资者及程式开发员,有助推动初创企业发展。

政府支援循序渐进
民间的创业气氛浓厚,不论大学生、投资者皆跃跃欲试,政府亦乘势成立创科局,并提出再工业化等理念。於2016年《施政报告》,政府首次让创新及科技独立成章,投放於创新科技產业的资金达47亿,其中佔20亿的创科创投基金,将以配对形式与私人风险投资基金共同投资,扶助本地创科初创企业;另设五亿创科生活基金,鼓励应用创科以改善市民日常生活。

然而,徐立之认為,资源投放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他指出,香港政府於公共研发拨款佔本地生產总值不足1%,与邻近地区和国际城市有差距,例如深圳投放近4%,北京更达6%。他笑言:“正如团结香港基金的研究报告形容,我们当然希望政府给500亿。”但他亦明白发展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徐立之:商界投放不可或缺

 

至於商界投资,徐立之认為本地企业於研究发展上未见积极,不同於跨国企业如叁星、谷歌等皆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在部分国家如以色列,非政府投资甚至超出公共研发开支。这是否更有利发展?徐立之认為视乎不同地方情况而定,例如新加坡政府在创科的投资明显高於民间投入,分别在於该地政府如何看待创新科技。

徐立之身為科学家,固然重视创新科技。但这个前港大校长同时身為教育家,更深明教育為社会繁荣的基础。这正是创新科技生态圈不可或缺的一环,徐立之认為,今日本港大学的创新发展不俗,但创业仍未蔚為风尚,原因在於社会并不鼓励。他期望,港科院能推动更多企业投资自家研究,提供研究职位,这些毕业生才有出路。

横跨部门协调机制
除了港科院,去年底成立的创科局同样為本港创新科技发展立下里程碑。局长杨伟雄就任后称,该局将负责制订全面的创新及科技政策,结合“官產学研”,促进经济发展。徐立之认為,官產学研四者难以割分,必须紧密合作。

“是否一个局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当然不是。但这可以提供一个横跨各部门的协调机制。”他观察到现时社会对创科发展裹足不前,主要关乎制度问题,尤其是有关拨款的评审机制。早前团结香港基金发表的研究报告建议所有新的科研拨款经由研究资助局(RGC)发放,领导这个研究的徐立之认為,今日由RGC评审科研拨款的机制行之有效,相反政府的创新及科技基金(ITF)则缺乏评审人才。他指出,后者说的应用研究与前者说的基础研究事实上没有分别,“学者同样知道哪些发明有市场价值。”

港科院於去年12月5日正式成立,创院院士包括27名国际知名学者,规格之高,前所未见。徐立之直言:“要做就要做最高规格。”他解释,若只是成立一家普通科技公司,即使表现如“香港科学会”般出色,国外科研机构亦不视之為对口单位,往往难以有紧密的沟通和合作。透过港科院,他期望能表扬本地往绩彪炳的科学家,并让年轻人有前人足印可望可即,对未来更有把握,从而鼓励更多年轻人入行。

年轻人应追随热诚
徐立之认為,今时今日已再没有多少工作能保证一辈子安稳,年轻人只要做到自己喜爱的工作,对社会有所贡献,已经很有意义。他形容,走科研、创新的路比入医学院做医生更难行,因毕业后找工作亦非易事。“每个人的能力都不一样,最重要是追随自己的热诚,為自己的工作感到开心。”他这样勉励年轻人。

在港科院未来发展上,他希望学者更多面向社会。“我们将会开展更多联络工作,科学家应更多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发现,促进交流和科学普及化。”不过徐立之又指,这属於长远发展,难以一蹴而就,需要时间慢慢培养整个文化风气。而且他认為,快速达成的成果往往不能生根,曇花一现,亦非香港之福。他以烹煮米饭為喻:“总不能常常掀盖看熟了没有,否则一定不熟。”他希望市民能相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