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2年8月
新一屆政府帶領香港譜寫新篇章

新一任行政長官及其班子已於七月正式就任,面對後疫情時期,社會各界對重拾互信、復甦經濟、改善民生等各方面都抱有一定期望,新任行政長官及政府又應如何平衡社會各界對其施政的期望,引領香港揮別疫情陰霾,令香港發展重回正軌。

 

 

 

 

劉兆佳:新一屆政府宜提升治理水平 應對內外挑戰

新一屆行政長官及其班子剛於七月就任,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坦言,他們既要面對前所未有、複雜凶險的外部環境,同時處於充滿挑戰的內部環境。

 

“過去幾年,香港和‘一國兩制’的實踐都進入了歷史發展的轉折點。中央下定決心,採取果斷措施和行動徹底解決危機背後的重大矛盾和因素,實現‘愛國者治港’,讓‘一國兩制’能夠在新的基礎上穩步前行。而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各種深層次矛盾急速惡化,政治不穩定因素陡然增加,令特區管治舉步維艱。”在國際層面上,劉兆佳指出,西方世界對香港愈趨不友善,亦令到香港的內部問題更趨嚴重和複雜,可以預見香港將無可避免地面對越來越多的困難和挑戰。

 

構建強而有力領導團隊

要妥善應對內外環境變化所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以及在嚴峻環境下落實施政藍圖,劉兆佳認為必須盡快提升香港的治理能力和水平。他強調,新任行政長官先要組建一個強而有力、擁有家國情懷、勇氣擔當超群、銳意創新和具備廣闊而長遠視野的領導團隊,特別是那些有助於應對金融風險、推動經濟發展、開拓新產業、破解民生問題和提升教育質素的專才。“在治理香港的過程中,要虛心接受中央的領導和指導,切實執行中央的指令,並在重大問題上與中央保持一致;要與中央通力合作,加大力度進一步壯大和團結愛國力量,包括設立相關的制度和制定合適的政策、物色和委任愛國人士進入各種行政和政治職位接受培訓和磨練。”

 

過去港英政府和特區政府堅持的“積極不干預”或者“小政府、大市場”的管治思想,劉兆佳認為已經不合時宜,“今後新班子在香港經濟發展、與內地強化經濟聯繫、貫徹國家‘十四五’規劃有關香港的部分、開拓新產業、減少壟斷、改善民生、改革教育、促進‘人心回歸’等不同層面,都要做到在重大事務上‘幹成事’,並以實際成績贏取中央和市民的信心和信任。”

 

十項建議推進特區政府改革

為了強化管治效能,劉兆佳認為必須優化、簡化和改革那些阻礙政府施政、過時和多餘的法律、法規、程序、慣例和機構,讓政府能夠拆牆鬆綁,提升政策制定和執行的速度和效率,尤其要節省日益珍貴的公共資源。

 

談及如何具體推進特區政府的改革,進一步提升其治理能力和水平,劉兆佳提出十項建議:一、提升各政策範疇的統籌和協調,為重大政策訂立明確目標;二、強化行政會議的政治戰鬥力,特別在國際上爭取話語權的能力;三、加強政府領導團隊對公務員的領導和駕馭,強化政府內部的紀律、問責和執行能力;四、嚴明和改進公務員的考核和任用標準,不能過度看重“論資排輩”;五、講求工作成效和施政目標,而非追求“程序”;六、獎勵創新、改革和進取;七、鼓勵對國家和民族盡忠盡責;八、從香港社會、內地和外部適當引進精英加入政府高層,特別是開放政務體系;九、加強戰略和政策研究;十、設立重大危機研判、預警和應對機制。

 

加強地區及基層組織建設

在應對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時,香港基層和地區組織的薄弱和散漫對特區政府的防疫抗疫工作構成重大掣肘。劉兆佳表示,新一屆特區政府今後必須加強建設地區和基層組織,藉此了解、聯繫、組織和發動群眾,為中央、特區政府和愛國力量構建更紮實可靠的群眾基礎。

 

劉兆佳期望,新一屆特區政府能夠達致奮發有為、開拓創新、讓人耳目一新,在極為困難的內外環境下砥礪前行,為國家和香港的安全與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謝祖墀:管治班子宜具備大局觀 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

面對疫情持續等眾多挑戰下,社會各界對政府新班子具有一定期望。高風諮詢公司創始人暨CEO、團結香港基金顧問謝祖墀認為,行政長官李家超應將香港定位為“戰略城市”,確保制定政策的官員兼具大局觀、戰略思考及規劃能力,朝正確的發展方向前進。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香港回歸25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對香港特區新一屆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提出“四點希望”。謝祖墀指出,李家超多次出席不同場合,亦曾反覆提及香港官員應建立“全局觀”並兼具全面視野,與習主席在講話中提到香港“要提升國家觀念和國際視野,從大局和長遠需要出發,積極謀劃香港發展”等方向吻合。與此同時,他們同樣指香港特區必須更有所作為,以及更有戰略眼光和判斷。

 

宜將香港定位為“戰略城市”

要達成上述目標,謝祖墀坦言,香港特區政府首要擺脫以往秉持“積極不干預”的“小政府”心態,轉而扮演更積極有為的角色。“李家超於上月初曾表示稍後會成立一個‘特首政策組’,與他共同研究宏觀性的政策和決策時,我對此深表認同。”謝祖墀並建議他將香港定位為“戰略城市”,在全港建構具有戰略思想的氛圍,一方面在戰略上解決香港內部的問題;另一方面則聯繫內地以至對接全球,強化本身優勢,說好香港故事,達致合作共贏。

 

有見及此,謝祖墀強調,新任政府宜建立全新的戰略規劃部門,專責規劃跨部門及整體的特區發展戰略和行動方案,相對以往的中央政策組,這個新部門應當更具整體戰略規劃能力,而非只是專注於民意調查。“有關戰略規劃部門亦需協助培訓其他政策局及各級司長在戰略規劃方面的能力,並為他們提供分析工具。再者,該部門同時適合以參謀者的角色,參與各政策部門的規劃工作,確保各項規劃兼具專業的水準和方法。”

 

與各地民間智庫加強合作交流

針對廣涉社會不同層面的戰略規劃,謝祖墀建議,特區政府宜透過這個戰略規劃部門,與本地港民間智庫組織建立聯繫,互相交流彼此觀點,確保能與社會各界保持緊密對接和溝通。“同樣地,當局亦應與內地的戰略部門和相關智庫對接與協調,讓香港能充分融入全國規劃,從而在國際上能有效反映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及香港本身的戰略定位、出發點和具體做法。”

 

對於如何進一步推動年輕一代培養全局觀和戰略思維能力,謝祖墀稱,除了透過與不同民間智庫合作達致有關目標,也可在學校適當引入相關戰略思考的課題,並通過辯論方式,為學生帶來培訓,助他們強化戰略思維能力,確保不會輕易受他人的言論影響,導致人云亦云。

 

至於國際聯繫方面,謝祖墀補充,當局與來自全球各地相關智庫也有需要建立合作關係,藉相互切磋溝通,在各個關鍵問題上進行專業討論,以至爭論,令國際社會對香港、大灣區及中國的戰略發展及規劃有更深入和適切的了解。

 

 

袁武:相信新班子有能力有擔當 能解決多方面問題

有見受疫情影響,香港與內地往來大受影響,經濟活動受阻,本會會長袁武盼望新一屆政府在着意解決海外通關的同時,更加必須研究與內地通關的辦法,促進兩地商貿往來,期待經濟早日復甦。

 

“發展才是硬道理”,袁武亦認為發展經濟是社會興旺的關鍵。只要經濟復甦,民生才有望隨之改善。疫情持續兩年,港人對於恢復與內地通關已是秋水望穿,袁武期待新政府嚴防疫情反彈之餘,亦應好好與內地協商,研究有序通關,促使人流、物流、資金流再現聯通,重振百業。

 

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1日重要講話所提出的“四個必須”及“四點希望”,袁武認為對新政府而言並不易為。但他相信新班子任人唯賢,愛國愛港有承擔,執行力強,定必可以打破舊有條框,迎難而上,落實習主席的指示。他更指出,新任行政長官已明言會盡快處理房屋供應問題,其務實作風值得認可。

 

袁武亦期待會員來自商界眾多領域的中總可以配合新一屆政府,繼續扮演橋樑角色,成為協助政府穿針引線、溝通商界的民間力量。

 

霍震寰:期待新政府為本地經濟發掘新動力

近年修例風波及新冠疫情等令香港社會大受打擊,香港形象受損以及封關等因素,更令外國及內地企業難以來港發展或擴張業務,導致寫字樓空置率上升。故本會永遠榮譽會長霍震寰期望新一屆政府可以盡快研究通關安排,積極提振香港形象,解決經濟民生問題。

 

霍震寰續指,國家“十四五”規劃為香港未來的發展方向提供了清晰定位,故他期待新政府可以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國家發展帶來的機遇。他認為,香港應一方面鞏固和提升既有的傳統產業優勢,另一方面亦要開拓有發展潛力的創新產業,為香港經濟發掘新動力。他以早前公佈的《南沙方案》為例,指出方案提供多項優惠,吸引創科人才到南沙發展,香港亦應思考如何在當中壯大優勢,在創科領域中急起直追。

 

政府新班子結構多元化,匯聚一眾精英翹楚,霍震寰相信團隊未來將會有所作為。身為中總一分子,他期望中總亦能繼續協助政府聯繫各地商界。若政府能盡快解決通關問題,中總想必可以將橋樑角色扮演得更為有聲有色。

 

蔡冠深:落實習主席指示 解決深層次問題

隨着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在港宣告將長期堅持“一國兩制”,本會永遠名譽會長蔡冠深期望新任特首及管治團隊認真落實習主席在香港回歸25周年重要講話中的“四個必須”,奮發有為地發揮好“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積極抓住相關機遇。

 

蔡冠深指出香港回歸25載,惟人心尚未完全回歸。經濟民生的許多深層次問題,尤其是極其嚴峻的貧富懸殊未能解決。因此,他認為需要香港上下同心協力,一方面努力維護國安法及“愛國者治港”下的良好態勢,另方面須集中精力處理房屋、教育、醫療、年輕人向上流動難,以及港人老齡化問題。他更指,香港須在對內對外通關、重塑香港國際形象等方面有所突破,以改善經濟和民生。

 

蔡冠深相信新一屆政府清楚香港問題癥結所在,具有執行力強的突出往績與決心,因此對他們的工作充滿期盼。作為工商界代表,他期望政府繼續推進大灣區建設,落實北部都會區發展方略,激活口岸經濟帶,為香港提供發展新引擎,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楊釗:解決房屋青年問題 用好國家支援政策

香港寸金尺土,房屋問題多年難解,公屋輪候時間長,而且年輕人亦長期為置業難的問題大傷腦筋。本會永遠榮譽會長楊釗認為,目前香港的房屋及青年問題亟待處理。他期望新任政府可以盡快改善房屋問題,加快上樓。此外,更須為年輕人提供更多向上流動的機會。

 

楊釗對新一屆政府充滿期望。他認同新任特首李家超“以結果為目標”的處事方式,盼新班子可以團結一致,逐步解決香港深層次問題。香港發展與國家發展息息相關,楊釗亦期望新一屆政府用好中央支持特區的政策,發揮獨特優勢,有力帶領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大局。身為工商界一份子,他更期待新一屆政府可以繼續支持創新科技產業的發展,開拓新經濟動能,提升香港的競爭力,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地位,為本地經濟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盡享國家發展的紅利。

 

曾智明:要讓青年創業者看到美好前景

新冠疫情持續逾兩載,經濟大受影響。本會副會長曾智明指出通關自是眾所期盼之事,但除此以外,同受疫情所累的青少年亦應好好關注。

 

疫情突如其來,百業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對根基尚未穩固的青年創業者而言,疫情對他們的前景更是添了變數。考驗當前,曾智明認為青年創業者須沉着應對之餘,亦盼望新一屆政府可以對青年創業以至創科行業提供更多支援,並善用大灣區優勢,多與內地舉辦相關交流,製造機會,好讓年輕人可以看到值得期許的未來。

 

曾智明相信新一屆政府成員背景多元,執行力強,熟悉政府運作,獲得普遍認可,將可望群策群力解決各項經濟、民生問題,更貼近民情民意的施政,為青年人帶來更大的發揮空間。他亦期望,新任政府成員可以多宣傳香港的優勢和吸引力,重振香港的國際形象。

 

中總身為本港最具規模的其中一家商會,曾智明希望它未來可與新任政府和衷合作,繼續協助拓展香港與周邊地區及環球經貿的聯繫。同時,亦能代表工商業界,多向政府建言獻策。

 

王惠貞:新管治團隊務實有為

本會副會長王惠貞十分認同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競選時提出的“以結果為目標”施政方針,認為此務實作風有助香港解決一些積累已久的問題。“他亦提出三個月內施政將有初步成績,顯示其身體力行的作風。”

 

對於新的管治團隊,王惠貞認為當中人才濟濟,例如新任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本身來自基層,長期從事地區工作,有助加強政府與市民的溝通;還有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本身是世界級名醫,曾在港大深圳醫院擔任院長,對香港和內地醫療政策皆相當了解,對政府制定抗疫政策大有幫助。

 

王惠貞續指出,目前通關問題迫切需要處理,因這不單影響經濟發展,也涉及家庭團聚、內地港人回港治病等民生部分;本港青年想到內地交流、工作,也無法成行。“我們常說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但若不通關,確實影響深遠。”

 

可幸盧局長上任後迅速行動,推出安心出行實名制、引入紅黃綠碼機制等,方向上希望逐步放寬檢疫限制。“正如總理李克強說過,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要同步走,相信新一屆政府有魄力帶領香港處理好這問題。”

 

李應生:期待新政府推動兩地中醫藥融合發展

新一屆政府班子當中不乏有經驗的專業人員,本會副會長李應生預期,他們將可為日後政策帶來多元化和不同領域的專業意見,創造“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效。此外,新班子中亦有來自公務員體系的精英人士,他們多年來的政府工作經驗,熟悉政府內部運作,有助各項政策可以有序迅速地推行。

 

身為中醫藥業界中人,李應生特別提到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對中西醫協作模式經驗豐富,期待他能大力推動兩地中醫藥融合發展,為業界開拓新機遇。此外,李應生也期待新一屆政府可以集中處理防疫抗疫、青少年教育、兩地通關等問題。他並指出,商界非常關心營商環境與稅務優惠等議題。

 

李應生認為,政府新班子實幹貼地、愛國愛港,具有高強執行力,配合新一屆政府的施政理念“以結果為目標”,期望香港以往“老大難”問題得以積極解決。他更指出,香港若能好好利用“一國兩制”的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確定正確前進方向,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定必繁華再現,行穩致遠。

 

楊華勇:改善政府部門協調 強化施政效能

本會副會長楊華勇認為本港需解決的問題不少,若要尋求根本解決之道,需從政府體制入手。“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競選時提出‘以結果為目標’,正正道出問題的核心:政府急需解決不同部門之間協調、分工上的不足,提升政府施政效能,以結果為導向逐一解決問題。”

 

他建議,可減省政府部門之間重疊的程序;若涉及不同部門合作,可嘗試設立清晰的機制,加強協調能力;若一些法律已過時,可考慮修改或優化。總而言之,必須為解決問題,主動創造有利的條件。

 

談到目前較迫切的問題,楊華勇直言還是防疫議題。“兩年多以來,因隔離措施的限制,本港與內地的交流嚴重受限。我們常說要鼓勵年青人融入國家發展,但這需多接觸和了解,不能紙上談兵。例如中總青委過去每年均舉辦不少內地交流活動,現在皆不得不取消。”

 

楊華勇認為疫情何時受控難以預測,未來本港應逐步檢討縮減隔離時間,或輔以家居隔離,讓市民生活盡快回復正常。

 

胡曉明:新政府應增加施政透明度

對於新一屆特區政府施政,本會副會長胡曉明有多項期許。他建議政府應爭取及早與內地通關,恢復兩地的人流及物流,重振香港經濟;香港土地房屋問題困擾多年,建議可簡化程序,並盡快處理“劏房”、“籠屋”問題;加強長遠政策研究及跨部門協作,深入分析線上線下輿情,以科學化的研究為基礎推動施政,減少偏差和盲點。

 

此外,他建議政府應增加政策透明度,在推出新政策時重視解說工作,以修復社會對政府的信心;同時加強與傳媒的溝通,令政策訊息能統一、準確發放。

 

展望香港未來發展,他認為香港應善用現有國際化設施,爭取舉辦更多國際會議、體育及國際盛事,讓香港成為世界盛事之都;此外應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及早落實建設智慧政府,提高社會效率,讓香港成為世界級智慧城市。

 

胡曉明還特別提到青年發展,指出香港應培育青年成為愛國愛港的未來棟樑,創造更多向上流的機會,讓其在粵港澳大灣區易於發揮、勇於創新、敢於追夢,建立美好幸福生活,並回饋香港與國家。

 

陳仲尼:新班子掀管治新風氣

本會副會長陳仲尼指出,新任行政長官李家超上任不足一星期,已主動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對答時態度真誠,道出不少市民心聲;同時迅速設立了四個工作組處理迫切議題,在在展現出管治新風氣。

 

談及新政府急需處理的問題,陳仲尼坦言最“老大難”的還是土地房屋供應。“雖然過去兩屆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但最近公屋輪候時間仍突破了六年,這絕非市民所樂見。政府真的需要下工夫,簡化建屋流程、增加土地供應、加快生地變熟地過程等,務求大幅增加供應。”

 

陳仲尼續稱,香港嚴格的防疫措施已實施逾兩年,對工商百業的影響逐漸浮現:外國人才無法進來,本地人才亦出現流失;香港機場過去人流如鯽,現在則一片冷清。他擔心長此下去,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將受沉重打擊。“可幸盧寵茂局長甫上任,即努力改善情況,包括取消航空公司熔斷機制、縮短隔離時間及引入紅黃碼防疫措施等,為早日實現通關帶來希望。”

 

陳仲尼表示,香港不少深層次問題已累積25年,不可奢求短期內可解決。但相信新一屆政府有能力帶領香港朝着正確的方向前行,邁向更好的未來。

 

謝湧海:努力實現香港由治及興

香港回歸25年來,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社會、經濟、民生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隨着香港國安法的頒佈施行,以及新的選舉辦法落實,香港正處於由治及興的重要時刻。

 

本會副會長謝湧海表示,對新一屆特區政府寄予厚望,認為香港未來發展可聚焦三方面。首先香港產業結構單一,影響科技發展。有必要盡快制定北部都會區的具體規劃和相關產業政策,實現產業結構多元化、令科研成果可於本地轉化,給青年更多發展機會,吸引更多國際科技人才,令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科技發展大局。

 

其次,香港回歸以來,隨着內地企業紛紛來港上市,其股市取得長足發展,令香港成為世界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但香港金融業仍有很大發展空間。未來應着力擴充與內地的跨境金融產品內涵,拓展更多外國企業來港上市及改善金融生態環境,務求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謝湧海認為對香港來說,進一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絕對是一個不可錯失的發展良機。“蘇州過後冇艇搭”,香港融入大灣區不但可提升國家在全球的競爭力,亦可拓展香港的發展空間,改善民生。民生連着民心,從長遠看有助香港社會穩定,真正實現由治及興的發展。。

 

張學修:貫徹“議而決、決而行”政治文化

本會副會長張學修認為,目前最迫切的是抗疫及通關議題,穩定疫情是通關的前提,特區政府需全力為通關創造有效的環境和條件。他指出,目前過關名額仍然一票難求,希望政府繼續和內地爭取增加驛站配額和“人文關懷”配額,為有需要往返內地人士提供方便。同時考慮與內地“點對點”免檢疫通關,起初可設立配額制度,以大灣區為試點,讓商務、有恩恤需要人士往返內地。

 

他認為新政府上任以來,在這方面已做出了不少實績,值得肯定。期待新管治團隊能繼續在防疫通關、民生經濟等方面發揮領導作用,把“議而決、決而行”的新政治文化貫徹到各項事務上,在有效穩控疫情基礎上盡快恢復有序內外聯通,令香港全面復常。

 

他續指出,對商界而言,一方面希望政府爭取與內地恢復通關,讓業界營運和民生往來回復正常,助力工商經濟重拾動力;另一方面,期待新一屆政府為企業和投資者創建更安全穩定的營商環境,積極融入配合大灣區發展,並為港商在內地投資經營和業務拓展提供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