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2年2月
中總論壇:新發展格局與香港角色

踏入新的一年,新冠疫情仍然反覆,變種病毒更為全球經濟增添不確定性。去年隨着香港國安法實施及新選舉制度全面落實,為香港帶來穩定局面,但受疫情影響,經濟發展受到一定阻礙。每年一度的中總論壇今年再度網上舉行,邀請政府官員、專家學者深入剖析及探討環球挑戰和機遇,討論在疫情下如何開拓新的發展空間。

 

 

 

 

陳茂波:本港經濟處增長軌道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疫情揮之未去,打擊了經濟復甦步伐。美國經濟活動及勞工市場顯著改善,但當地通脹壓力亦見上升,今年料將加息,對環球金融市場和資金流向的影響需予以關注。歐洲經濟於去年同樣明顯改善,預料今年將繼續復甦,但疫情反覆仍是最大威脅。

 

說到國家經濟,陳茂波指其繼續以“穩”字當頭,爭取穩增長,預料經濟會持續在合理的增長區間運行。亞洲其他地區的經濟活動大致持續向好,區內貨物出口近月普遍錄得可觀的增長,但部分經濟體的復甦步伐又或受到疫情反覆所拖累。

 

至於香港方面,陳茂波指2022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亦將是香港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之年。如能成功讓本地疫情盡快回穩,而外圍環境沒有顯著惡化,香港經濟在2022年應會繼續處於增長軌道。

 

他強調,完善選舉制度後的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已宣誓就職,香港已開啟了良政善治的新篇章,特區政府將更好地與立法會同心合力,解決香港深層問題。香港也要時刻對外圍環境變化保持警覺,警惕美國等西方國家持續對內地的打壓,因應局勢自我調節及適應。

 

“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並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香港積極推進大灣區建設,既可成為國內大循環的“參與者”,亦可成為國際循環的“促成者”,以強化本身作為中介人、試驗田、防火牆等角色和功能,促進與內地和國際市場的互聯互通,從中獲取巨大商機。

 

 

 

林毅夫:香港可發揮金融、商貿、科技相對優勢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就“十四五”、雙循環和香港的功能定位三方面進行分享。他指出,內地要在本世紀中葉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到2049年人均GDP須達到美國GDP的一半。內地必須爭取在“十四五”期間達到年均GDP增長6%的目標。當前,中國資本充裕,應朝向資本技術密集的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強調要推進包括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發展,正好助力有關產業形成有效集群,締造規模經濟的優勢。

 

至於雙循環,林毅夫認為這是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之道。中國具優勢的產品,不僅要賣在國內市場,而且要賣到國際市場。他續指,有一些產業產品資源資本中國沒有比較優勢,那就應該進口,利用國際資源、國際市場的優勢。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這樣才能按照比較優勢發展,才能讓中國的經濟發展得更好。同時,他亦指出跨地區、跨縣、跨省、跨區域的一體化合作,才能夠把比較優勢變成競爭優勢,這也是國家倡議長三角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及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的根本原因。

 

所以提到香港的功能定位,林毅夫指香港是國際金融、商貿及科技人才中心,在金融服務、商貿往來聯繫、科技人才培育擁有優勢,應結合內地珠三角等地的製造業,以及國內龐大市場和勞動力,發揮粵港澳各自優勢,提升整體競爭力。香港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出貢獻,將可帶動其經濟進一步發展,並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邱騰華:全球貿易重心東移 RCEP潛力巨大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指出,二戰後至上個世紀末,全球貿易主要由發達國家帶動,歐美地區是主要出口國和消費國;同時,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及世界貿易組織在此時期相繼訂定及成立,形成以自由貿易帶動的經濟發展主流。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為這主流增添新動力,全球經貿活動更加蓬勃,國際貿易大餅持續擴大。

 

惟2018年美國掀起的貿易戰成為轉折點,中美兩大貿易夥伴互相施加關稅達18%至20%,對自由貿易來說是倒行逆施。自由貿易開始受到越來越多非貿易元素左右,令許多世貿組織議題難以取得共識,甚至連此類國際組織自身也面臨挑戰,例如處理糾紛的機能亦備受壓抑。

 

惟邱騰華強調,儘管面臨挑戰,自由貿易仍將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尤其是當前全球貿易已逐漸東移,二十年間亞洲區佔全球貿易的份額從26%攀升至36%,已超越七國集團的佔比;而當中不僅中國的增長迅速,東盟、日本、韓國等地的發展亦十分亮麗。故此今年正式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顯得額外矚目。

 

RCEP涵蓋亞洲區15個經濟體,佔全球人口三分之一、經濟總值佔全球接近三成、貿易總額更佔全球超過三成,預計未來10至20年,相關份額將持續增加。RCEP本身專注於自由貿易,性質單純,對於作為區域經貿中心的香港而言甚具吸引力。邱騰華指出,香港盡早加入RCEP已成為社會共識,此舉不但有助強化作為內地“雙循環”樞紐的角色,也有助拓展本地貿易及專業服務業,在內地與國際之間貿易往來的層面上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巴曙松:香港可擔當內外循環樞紐

全球主要經濟體均積極推動數字貨幣發展,而內地也不例外,正推動數字人民幣的開放使用。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兼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認為,數字貨幣的使用有助降低市場監管的複雜性,香港可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優勢,對參與推動數字人民幣做好準備。

 

至於近期正式啟動的跨境理財通,首次允許零售投資者直接參與跨境投資,巴曙松認為是一個重要里程碑,有助內地資本項目進一步開放,是繼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和資金互認後的新資金循環渠道。他預期跨境投資,將成為塑造中國未來資產管理行業新格局的重要動力,香港在此過程中可扮演積極角色。

 

而在內地與香港的跨境合作上,不得不提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巴曙松指出大灣區擁有多體制並存、市場化主導和開放性等特質,為金融創新發展提供良好條件。他建議大灣區可借鑒歐盟推動“單一通行證”制度,落實粵港澳三地知識產權融合、金融服務一體化發展。香港擁有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對國際市場動態尤其靈敏,也了解內地市場的需求,正可擔當內、外循環間相互連接和互動的紐帶角色。

 

大灣區正邁向現代服務業、金融業發展的重要階段,而香港在債務融資、IPO市場一直佔有領先地位,其多元化金融產品、金融服務生態圈,有條件在大灣區發展進程中引領創新,服務大灣區實體經濟,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為綠色投資奠定基礎。未來粵港澳三地應積極探討如何透過大數據的分享和應用,共同推動大灣區金融持續發展。

 

為香港融入大灣區發展建言

論壇設有對談環節,邀請林毅夫、邱騰華、創新及科技局常任秘書長蔡淑嫻、中國光大環境(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王天義及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擔任嘉賓,共同討論在當前經濟及社會形勢下,如何深化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香港規劃發展。

 

林毅夫:內地發展是香港最大機遇

林毅夫從三方面分析香港未來的發展機遇。首先,他指出內地發展必然是香港的最大機遇所在。“十四五”規劃期間內地很可能達成每年約6%的增長,意味着將對全球增長貢獻1%;以全球年增長僅3%左右計算,即中國每年可為世界貢獻約30%增長。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內地的發展必將為香港帶來巨大機遇。

 

此外,目前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美國希望遏制中國發展,相繼發起了科技戰、貿易戰,甚至金融戰,不少優秀的中國企業需在華爾街退市。儘管退市,這些企業仍需國際金融服務,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成為這些從華爾街退市企業的再上市首選地,將進一步加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定位。

 

第三,林毅夫認為香港如想持續增加就業、收入,必須尋找金融以外的其他增長點,而這裏可利用三項優勢:包括科技、商貿和旅遊優勢,只要充分發揮這些優勢,必可創造更多就業,持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目前國家提出大灣區發展,是香港發揮這些優勢的大好機會,他建議香港應積極參與大灣區的建設,如此一來則香港的明天定會更好。

 

邱騰華:國際性是香港最大優勢

邱騰華指出,香港的獨特優勢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已清晰羅列,而當中一大特點是香港的國際性。他認為國際地位不僅體現在經貿、機場或個別的知識產權中,而是整體上的國際性,例如現時有超過9,000間國際公司以香港作為區域辦事處,把香港作為一個區域平台,凸顯國際商貿樞紐的角色;此外,香港也奉行國際標準,與國際間經貿規則無縫交接;更為重要的是香港乃國家中一個具備國際條件、十分獨特城市。

 

“香港不僅是國家其中一個城市,更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獨特優勢的特別城市。例如香港可一方面執行國際貿易協議,一方面在國家層面爭取政策,凡此種種皆使香港有別於其他內地城市。”他再舉例指,在大灣區發展綱領中,首三章節提到大灣區的發展凸顯了國家繼續改革開放的決心,並特別提到以“一國兩制”作為框架推動。這些香港的獨特元素,可令外界明白香港仍保留良好的國際性,同時具備優厚條件發揮此種特質,有助香港和國家更好地在國際上推廣經貿發展。

 

蔡淑嫻:解決用地問題為當務之急

蔡淑嫻指,本屆政府以創科發展為重點,故已投入了1300億,包含推動研發、科技基建、人才培養、人才招聘,以及整個社會應用科技。她透露,港府與深圳有所突破,彼此同意以河套地區用作創科發展,現在正在推進。因為這是一塊生地,正在努力建設。

 

蔡淑嫻強調,香港要發展成為創新科技中心,除了資源和資金投入,最重要是解決用地問題。河套區連同新田科技城合共提供540公頃用地主力發展創科,並着力與深圳加強合作,鼓勵本港研發機構善用深港創科合作區,本港七所大學亦有計劃甚已於大灣區城市設立分校,集合大灣區創新力量,強化香港與內地特別是大灣區城市的創科合作。

 

她尚提到港府正透過不同的資助計劃,鼓勵更多內地或外國等研發活動,或者再工業化的生產活動在香港繼續發展、落戶,而且在科學園區也有政策優惠在推動。推動河套和新田科技城,以便地與深圳、大灣區其他城市合作,這是港府未來的工作重點。

 

王天義:三管齊下推動香港創科

創科方面,王天義認為香港具四大優勢,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屬世界級的灣區、香港有多所世界一流大學、香港制度優良及稅率低,以及香港政府的積極帶領。

 

然而,王天義亦指香港在創科方面亦不無挑戰:例如市場能力,他形容香港從0到1不錯,但從1到100就比較困難;此外還有主體化不足,因為香港目前的創科只以大學和初創企業為主;三是內地化不足,香港與內地的創科方面的互動不夠,會水土不服或低估了內地的能力;四是綠色化不足,香港創科的佈局在綠色低碳方面比較少。

 

所以,王天義建議考慮“三化”:一是綠色化,聚焦綠色低碳,有所為有所不為,香港創科宜精不宜廣;二是企業化,香港創科宜以企業為主,因為它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三是大企業化,有見於初創成功率不是很高,宜透過大企業從旁支援協助。

 

他期望特區政府積極推動吸引世界級高端製造企業來港投資,做好綠色低碳佈局,打造完善的工業園區,並把對深圳一部分適合在香港發展的工業引流到香港。

 

黃元山:定立發展目標 追尋千億產值

黃元山分析大灣區機遇對香港和北部都會區發展為何重要。他認為,北部都會區不應只是像天水圍般的衛星城市,目標應像維港都會、深圳一樣有龐大的GDP產值。

 

他認為創科發展要達到理想效果,必先有產值目標,或可考慮以深圳、上海、新加坡等地作為標準。接着必須推動創科企業化發展,他建議特區政府為本地初創企業進入大灣區提供支援,例如快速獲取內地知識產權認證等,支持初創企業在內地市場茁壯成長。

 

黃元山坦言,僅靠一個產業並不足以支撐幾千億產值的GDP目標。故北部都會區必須推動多元產業發展,例如對接前海發展金融科技、中部的生物科技、以及蓮塘的食品科技等,才能把區內整體產值做大做強。透過科技提升既有產業,形成能賺錢的行業,這樣才能鞏固北部都會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