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1年3月
RCEP開展區域合作新里程

隨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簽署,標誌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經濟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誕生。香港與RCEP各成員國經貿往來頻繁,國家商務部亦表示,將根據協定規定和香港實際發展需要,支持香港盡早加入其中,藉此拓展新的供應鏈、擴大新的貿易金融版圖。

 

 

 

邱騰華:香港期盡早加入RCEP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香港一直支持貿易及投資自由化,並積極尋求與海外經濟體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自貿協定)及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投資協定),以拓展香港的經貿網絡,讓貨物、服務及投資能以較優惠條件進入國際市場,亦協助港商分散投資,促進香港參與區域經濟融合。香港至今已與20個經濟體簽訂八份自貿協定,又與31個海外經濟體簽訂了22份投資協定,並會繼續致力與個別經濟體在區域層面締結更多相關協定。

 

“正如《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中提到,香港是區內的主要的金融和貿易中心及交通樞紐,亦已先後與RCEP其中13個成員經濟體,包括中國內地、東盟、澳洲和新西蘭簽訂了高質素的自貿協定,我們已具備足夠條件參與RCEP。”邱騰華指出,香港在2019年與上述13個RCEP成員經濟體的貿易總額達7,655億美元,佔香港貿易總額的71%。

 

因此,他認為加入RCEP是香港進一步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不但有助香港進一步融入區域產業鏈,強化與區內成員經濟體的經貿與投資聯繫,帶動區內經濟增長,亦可讓香港貨物及企業受惠於協定下關稅減免、開放市場准入、取消貿易壁壘、簡化通關程序等措施,有助降低貿易成本,為香港貨物及企業拓展區內市場帶來新機遇,並為疫情後全球經濟復甦提供重要動力。

 

港積極爭取加入 回應正面

邱騰華表示,特區政府早於2018年已在不同層面和場合,向各成員經濟體表達加入RCEP的意願,他亦早於2019年11月協定完成文本談判時,已去信予各成員經濟體,重申香港加入的意願,並得到正面回應,表示香港可在協定生效後循相關條款商討加入。及後,於去年年底RCEP協定正式簽署後,他再次去信各成員經濟體,重申香港加入的意願。“政府正積極與RCEP各成員經濟體聯絡,以期盡早就香港加入協定開展討論,積極爭取香港成為協定生效後第一批加入的經濟體。”

 

RCEP對全球經貿體系產生深遠影響,當中包括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邱騰華闡釋,內地是RCEP成員中最大的經濟體,RCEP有望為推動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和投資提供有利環境,從而提升區內使用人民幣的水平。而香港作為區內首要國際金融中心,亦可充分發揮人民幣離岸結算中心的功能。

 

人民幣結算增 鞏固香港地位

“香港作為全球領先的人民幣貿易結算中心,一直支持不同類型的跨境和離岸人民幣交易活動,香港的離岸人民幣金融和外滙市場,以及各項互聯互通措施,亦為市場參與者進行人民幣風險管理和金融投資,提供多元化的選擇和便利的渠道。”邱騰華指出,2020年首11個月經香港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交易額超過5.7萬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同期增長兩成,而香港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亦為全球最大,規模超過7,000億元人民幣。政府會繼續會密切留意RCEP的發展,並致力深化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以鞏固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

 

 

 

關家明:RCEP勢加速區內貿易發展

RCEP被視為覆蓋全球最多人口、經濟規模最大,而又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總監關家明指出,在疫情衝擊經濟,加上全球貿易政策引來不少爭論之際,有15個亞太區國家能共同簽署有利於促進區內貿易的協定,實屬難得,預期對非成員的香港亦可帶來一定裨益。

 

經歷長達八年談判的RCEP,終於在去年11月正式簽署。關家明表示,RCEP成員國合計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與貿易數字,皆佔據全球近三分之一,此番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其重要意義並不只在於經濟規模龐大,而是廣及區內已發展、發展中及相對落後的經濟體,並為後者提供彈性待遇。此外,雖然大部分成員國之間早已訂有自貿協定,惟RCEP的條文卻超越了相關協定。

 

互設關稅優惠 採單一原產地規則

“特別值得留意的是日本此前與中國及韓國這兩大貿易夥伴,皆未具任何自貿協定。而根據RCEP的協議,日本和中國之間的免關稅產品比率,預計將由目前的8%大幅上升至約86%;而日本向韓國出口的貨物中,享有免關稅待遇的數量,也將由現時的19%激增至92%。”關家明補充,RCEP各成員國同時會按照本身承諾的關稅表,在未來20年逐步落實豁免大部分工業產品的進口關稅,其比率約佔92%,部分國家的關稅表劃一適用於其他成員國;中國、印尼、韓國、菲律賓及越南等國家,則會為不同成員國制訂獨立的關稅表。

 

此外,RCEP的另一重意義是消除了成員國之間的貨物貿易非關稅壁壘,15個國家皆同意採用單一原產地規則,將區域價值含量標準訂為40%,即與各國原有協定的水平相同或更高。換言之,此後RCEP各成員國的企業在自貿區內進行貿易,只須遵守一套規則及程序,從而在原產地證明要求方面享有更多選擇和彈性,並有助減省清關時間及程序。

 

港力爭加入RCEP

隨着RCEP的貿易承諾逐步推展,關家明預期將有助促進區內價值鏈轉型,其中如原產地規則料會令區內貨物運輸更趨簡便,從而推動區域供應鏈由中國延伸至其他國家。“現時中國從日本入口的汽車零部件,約佔兩國雙邊貿易的27%。根據RCEP,日本向中國出口的汽車零部件,約有九成可享免關稅待遇,而按日本就RCEP協議對中國及韓國作出的新承諾,料可惠及汽車業發展。”

 

香港雖然並非RCEP的成員,惟與各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頻繁,在2019年與15個國家的貿易總額達到7,655億美元,約佔香港貿易總額的71%。關家明坦言,當局表明會盡快爭取香港成為RCEP生效後首批加入的經濟體之一,相信成功機率甚高,不過RCEP最快於今年下半年才正式生效,加上此前與東盟洽談合作協議的經驗所得,談判需時約一年時間,故香港加入RCEP仍難以在短期內成事。

 

供應鏈拓展至東盟

但關家明認為,現時香港企業開展及管理的大部分商品貿易,當中不少產品皆來自RCEP成員國,尤其是內地,加上近年愈來愈多港商因應成本及環保等問題,而將供應鏈由內地拓展至東盟地區。隨着RCEP生效,料香港企業在區內生產,可望受惠於較低的關稅、更簡便的規則與程序,以至享有更優惠的市場准入待遇。

 

“如前所述,RCEP會令區內的貨物流動更為簡便,使區域供應鏈加速從內地擴展至其他成員國,有助推動區內貿易發展。在過去10年,東盟地區已逐漸發展為區內製造業樞紐,而香港與內地及東盟之間的貿易增長亦相當強勁。由2017至2019年,香港與東盟的貿易增幅為8.2%,遠較只錄得3%的本地國際貿易增長為高。”關家明預期,RCEP將進一步加速內地及東盟的經貿發展步伐,令不少近年積極開拓當地市場的本港企業均能受惠。

 

 

 

蔡冠深:RCEP預示世界經濟重心東移

開創新時代、新格局

RCEP涵蓋15國共36億人口,佔全球總人口一半;而GDP更佔據全球三分之一,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龐大的自貿協定。本會永遠名譽會長蔡冠深指出,RCEP除規模宏大外,還具有另一重象徵意義。因過去國際上重要的多邊經濟體系,例如亞太經合組織(APEC)及二十國集團(G20)等,均以西方國家參與較多,但這次RCEP卻一改傳統,以亞洲國家為主導,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

 

“RCEP的簽署,可說是開創了新時代、新格局,象徵世界經濟重心由西方移到東方,而東方又以亞洲為重心。亞洲最大的經濟體就是中國,第二是日本,而韓國亦具相當經濟實力;而中日韓南面是東盟十國,兩者共同組成了亞洲核心10+3;朋友圈當然越大越好,因此後來再加上澳洲、新西蘭、印度,成為10+6,這就是RCEP的基礎成員。其後印度因故未能加入,便演變成今天的RCEP 10+5。”

 

中國發揮引領作用

蔡冠深續指出,中國是RCEP中最大經濟體,擁有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及強大經濟實力,可預期將於當中發揮引領作用。他形容,中國就如一塊磁鐵,讓其他國家自然地與中國對接,不論貿易、進出口或投資,皆與中國密不可分。“RCEP是一個亞洲多邊自貿區,未來關稅將逐步降低,雙邊的貿易、投資政策也會逐步放寬,這對推進中國與區內國家的貿易、雙向投資將大有幫助,並對國家推進‘一帶一路’、‘雙循環’國策,亦有裨益。”

 

近年中國先後簽署了東盟10+1自貿協定以及RCEP,最近亦落實中歐投資協定,蔡冠深認為是一個良好勢頭,未來中國應積極加入更多自貿區,進一步融入世界發展格局,“例如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那是一個較高層次的自貿區,原本由美國主導,但其後退出談判,現變成由日本、加拿大等國主導的CPTPP,如中國及香港能加入其中,定有助益。長遠而言,我們應推動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那是亞太經合組織(APEC)成員國間的一個宏大自貿區構想,如最終能實現,必將舉世矚目。”

 

香港應爭取加入

過去多年來,蔡冠深一直為推動落實香港–東盟自貿協定積極奔走,而經歷近十年談判後,有關協定終在2019年簽署落實,對香港而言是一大突破。蔡冠深認為,香港下一步應為加入RCEP積極部署,因香港與內地早已簽署CEPA,與日本、韓國的經貿往來亦非常密切,與澳洲也有雙邊貿易協定。因此,香港加入RCEP,只是把現有的機制串聯起來,理應沒太大阻力,餘下的只是程序問題。

 

“香港加入RCEP,對各方而言都是好事,因香港是自由港,向來歡迎各國投資和貿易。但談判過程中必定要有推手,而最強大的推手,則非我們國家莫屬。中國是亞洲最大經濟體,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在國際上有相當地位,她的說話自然有份量;此外,香港和國家的利益是一致的,香港好即國家好,因此國家支持香港加入RCEP是理所當然。”

 

蔡冠深認為,香港與RCEP十五國,地理上一衣帶水、緊密相連,傳統上經貿往來已十分密切,因此香港加入有關協定,不應只着眼降低關稅,“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任何國際組織,我們皆應爭取參與,以便在不同國際組織中參與、發聲及提出意見,這樣才能強化自身的角色和地位。”他強調,香港進一步擴大朋友圈,鞏固提升自己的國際化功能,符合香港的長遠利益。

 

 

 

謝湧海:RCEP是全球經濟新常態下產物

本會副會長謝湧海指出,RCEP是全球經濟新常態下產物。所謂新常態,主要反映在三方面:第一是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低迷;第二是新興國家增長較快,在2018年發展中國家的GDP總和,實際上已超越了發達國家;第三,由於全球經濟不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令全球化受阻。“比方說,世界上已有東盟、歐盟、CPTPP、北美自貿區等眾多自貿區,而這些區域性組織本身,其實並不代表全球化,因它們之間具排他性。而RCEP就是在此背景下誕生的最新區域性自貿區。”

 

一如其他自貿協定,謝湧海認為,RCEP將為區內國家帶來眾多好處。首先是“貿易創造效應”,因區內國家將逐步把90%關稅降到零,這將促使部分企業轉移到區域內成本更低的地方。生產成本下降,將創造區域內更多雙邊貿易和投資;還有“貿易轉移效應”,因RCEP自貿區本身的勞動成本下降,較區外國家更具競爭力,因此更多資金會流入自貿區,並帶動出口增加。

 

RCEP對中國意義重大

中國經歷40年改革開放,已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謝湧海認為,中國下一步要從製造業大國,逐步走向“智造業”大國,而RCEP有助中國的產業升級。他指出,RCEP成員中,如日本、韓國、澳洲等國家都具備一定的高科技實力,中國可以通過多方合作,推進科技產業的發展。同時,中國也可通過合理的安排,以“騰籠換鳥”方式令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區內成本更低的國家,這也有助產業的升級轉型。

 

此外,中國也可藉此強化在國際貿易領域的話語權。“此前中國在其他自貿區中,皆難言是主導角色。但在RCEP,中國佔了當中65%的人口、60%的GDP,主導作用十分明顯。在製造業方面,中國有完整的產業鏈、技術工人和資金;而從消費角度看,中國已擁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人口,現在更有了自身主導的大型自貿區,這對中國而言意義非凡。”

 

牽動中美關係

謝湧海指出,RCEP的簽署對中美關係發展也有一定啟示。上一屆美國政府曾在貿易、科技、金融等各方面對中國施壓,而RCEP則有助中國突破美國的圍堵。謝湧海闡釋,中國去年簽署RCEP後,隨即與歐洲簽署了中歐投資協定,這對中國而言也十分重要。“投資和貿易不同,貿易量可能會隨着關稅的高低而變化,但投資更關注的是長遠發展,因此中歐投資協定是戰略性的,與RCEP形成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歐亞板塊經濟圈,這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

 

他續分析,美國之所以能稱霸世界,除了美元和高科技外,最重要就是強大的海軍。但如果歐亞大陸連成一線,美國的海軍便無用武之地。“過去中國的對外貿易要依賴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等海運航道,但現在不同了,我們可以從新疆經巴基斯坦陸路直達中東,向西可以陸路直達歐洲,浙江義烏的火車,直接就可以開到巴黎。這歐亞板塊經濟圈佈局,其實從國家的‘一帶一路’策略已可見端倪。”

 

進一步發揮香港優勢

至於香港方面,謝湧海認為RCEP對香港經濟也有眾多利好因素。例如不少港商早年已把廠房搬到內地,但現時內地勞動成本也不算低廉,RCEP的出現,正好為港商提供更大靈活度,可選擇把生產基地留在內地或轉到其他RCEP國家。“因為關稅降低,港商在那邊生產,同樣可以把產品賣到內地,實際上有部分港商已把廠房搬到柬埔寨、越南等國家。”

 

在投資方面,謝湧海指出香港金融市場素來是內地的“超級聯繫人”,自內地改革開放以來,50%投資內地的資金都是通過香港;而反過來看,內地投資海外的資金,63%也是通過香港,由此可見香港的獨特地位。他認為有了RCEP以後,相信更多的國際資金將落戶香港,除了投資內地,還會投資RCEP內的其他國家,有助進一步發揮香港的獨特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