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19年4月
從“兩會”看機遇

在“2019全國人大政協交流分享會上”,港區人大代表團長馬逢國及多位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的本會成員,共同探討今年“兩會”重要精神和政策方向,以及對香港發展帶來的啟示和機遇。

 

馬逢國:對國家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全國人大代表馬逢國在專題演講中表示,今年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回顧去年國家發展的成績與問題,並展望未來的工作和發展方向,獲得全場58次熱烈掌聲。他指出,面對外圍經濟不明朗因素,總理報告予人對國家長遠發展充滿信心。過去一年,國家經濟保持穩定高質增長,預期2020年將全面進入小康社會,人均生產總值將超越一萬美元。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增長合共高達240倍,上中下游產業配對完善,基礎建設發展迅速,科技發展、人才培育等更有顯著突破;醫療、教育、住房等生活條件亦大幅改善,人民生活幸福感、獲得感明顯加強。

 

展望未來,馬逢國認為國家在解決各種世界性難題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推動主要科技領域、市場發展等更佔有重要地位。國家積極推進城鎮化和基礎建設、完善產業體系和提升創新能力、着力農業及環保建設、以至積極推進“一帶一路”等,為國家持續發展並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帶來新機遇。他在今年“兩會”亦深刻體會到中央在推動國家發展的意識與自信,深化推動廉政建設和強化責任擔當,為老百姓構建美好的生活。

 

蔡冠深:助企業迎來發展新商機

本會會長、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指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多項推動經濟政策措施,體現國家亮麗的發展前景。面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去年內地經濟保持6.6%增速,成果得來不易。國家推出包括大規模減稅降費二萬億元人民幣、加大對民營中小企業支援力度、通過《外商投資法》等,顯示國家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實力不斷提升,對促進香港和內地發展提供更多增長動力,也為工商企業帶動龐大發展新商機。

 

蔡冠深續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是今年兩會的焦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灣區五大戰略定位,包括世界級城市群、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及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中央更給予香港作為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中心節點”的地位,反映出國家對香港的重視和信任。早前中央已推出八項大灣區便民措施,並預告將在今年出台30項促進灣區人流、物流、資金流的便利措施,預視今年國家將全速推進大灣區規劃建設。他期待灣區能盡快落實生活要素的真正互聯互通,在創新體制機制、便民利民等配套服務加以深化,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生活圈的形成。

 

蔡冠深亦提到全國政協“談政治、顧大局”的功能,要發揮正能量,擔當引領作用,凝聚社會共識。他表示政協委員將繼續嚴謹認真履行職務,以創新思維積極參與,推動國家發展。

 

曾智明:適切支援鼓勵年青人發掘灣區機遇

《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宣告減稅3%,本會副會長、全國政協委員曾智明表示,隨着國家愈見富強,中央期望還富於民,給予市民幸福感和獲得感,宣佈時更是掌聲如雷。他認為,特區政府收入雖不及中央政府,寬免措施難以相比,亦可盡量推出寬減措施,讓市民大眾同樣感受到幸福感與獲得感。

 

近年曾智明與旗下智庫積極推廣粵港澳大灣區,他指出,現時大眾對大灣區認識有所加深,可惜有意到大灣區發展的人卻苦無門路。曾智明早前便推動成立大灣區青年網,發放有關大灣區的最新資訊。他並建議,連接大灣區的基建、交通網絡相繼落成,但收費仍較昂貴,粵港政府可考慮為北上創業的年青人提供前期補貼,吸引更多年青人到大灣區發掘機會。

 

李應生:內地官員處事認真盡責

今屆“兩會”,內地官員認真處理各代表建議並快速跟進回應,本會副會長、全國人大代表李應生對此留下深刻印象。他指出,在京期間往往是上午開會聽報告,下午已經馬不停蹄開始小組討論。他以所屬的中醫藥行業為例現身說法,會議期間他曾提出“治未病”理論宣傳,官員於翌日已經派專人回覆。因此,他感到港澳代表絕非所謂“橡皮圖章”,內地官員對於港澳代表所提出的建議皆會認真研究。

 

至於《外商投資法》不改對港澳台投資的法律適用安排,令李應生深感國家對他們的重視。他並指出,從兩高報告中得知國家審理案件效率高,亦反映國家對打擊貪腐表現卓然有成。

 

胡曉明:應對複雜時勢但憑一個穩字

當前海內外形勢複雜,本會副會長、全國人大代表胡曉明認為今年總理報告強調一個“穩”字,其中“穩增長”成政策主調,包括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同時,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全面做好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工作,故他認為大家必須具備習近平所提出的“四個自信”,從道理、理論、制度及文化方面配合國家走下去。

 

胡曉明提到兩高報告時,讚揚報告全面透徹、圖文並茂。而且國家近年提倡利用高新科技,鼓勵民眾多了解自身法律權益,包括“巡迴法庭”及“智慧法庭”,充分體現國家在法治上大有進步。

 

陳仲尼:建言資政重質不求量

 

本會副會長、全國政協委員陳仲尼分享如何履行政協之職務,做好“建言資政”。他認為政協就是一個人才匯聚的智庫,政協委員來自全國不同階層,觸及的社會議題亦非常廣泛,故在“建言資政”之前,必先對有關議題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陳仲尼表示,調研是了解議題的最主要渠道,除了從文字及網絡獲取資料外,還應親自向當事人及相關人士了解,確切掌握問題所在,從而提出適切的解決建議,並認為此舉亦符合今年政協會議提倡“不求量而重視質”的精神。

 

大灣區具體規劃早前正式出台,陳仲尼認為對工商界而言是莫大機遇,以金融發展為例,預計大灣區內將有不少融資項目透過香港進行,為本港金融業帶來拓展空間;再如香港與廣州、深圳、澳門打造創新科技走廊,對有意投身創科產業的香港年青人來說亦深具發展潛力。

 

方文雄:簡化審批利工商界發展

本會永遠榮譽會長、全國政協委員方文雄指出,面對中美貿易磨擦和複雜地緣關係的不明確環境,總理李克強亦明言內地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當前應以求穩為先,提出“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八字方針,反映國家經濟發展實現從追求“量”向重視“質”的轉變。李克強並提出,市場能夠做就留給市場做,政府不應管就不管,即使要管亦應簡化程序,為企業提供理想、便利的營商環境,方文雄讚揚此舉乃重大突破,可望減省各項審批和手續,企業可更專注業務發展。

 

創新創業成風,目前內地每天平均有多達1.8萬間初創企業成立。方文雄認為,初創企業眾多,難以指望全數取得成取,但他深信當中必定有企業能成大器、突圍而出,特別在科技、醫療及改善人民質素等方面有所作為,為國家經濟打造新的亮點。

 

雷添良:堅決懲違者 告別執行難

本會會董、全國人大代表雷添良已是第12年擔任人大代表的職務,他憶述早年參與“兩會”時,兩高報告通過所得到的贊成票並不如今天的高。今年,兩高報告獲高票通過,反映與會者對當前國家法治建設明顯更為認同。

 

雷添良認為,法院生效判決無法執行,定好的賠償未能支付,也就是所謂的“執行難”,屬於國家其中一項必須解決的問題。國家就此採取一系列措施,如全面限制被執行人出境,與銀行聯合限制其貸款等,迫使民眾必須遵從法院判決,實屬國家法治的一大進步。他亦指出,近年國家針對公益訴訟下了不少功夫,進一步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等民生領域,值得肯定。他期望,人大代表未來繼續履行職責,監察報告落實,積極維護社會司法和法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