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5年4月
舉辦座談會 學習兩會精神

 
“兩會”圓滿閉幕後,本會舉辦多場座談會,讓與會者更深入了解“兩會”內容,學習其中精神,以及了解其對香港商界的重要意義。
 

國家運籌帷幄  香港多作貢獻

在本會主辦的“全國兩會精神分享會”上,全國政協常委、本會會長蔡冠深,聯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團長馬逢國擔任專題演講嘉賓,暢談今年“兩會”的重點與啟示。分享會亦邀請多名擔任人大、政協的本會成員互動交流。

 

蔡冠深指出政府工作報告中5%的經濟增長成績亮眼。國家重點工作包括:擴大對外開放、推進內需、促進民營經濟、深化國際合作,以及建設教育科技人才體系。他特別提到香港可利用“內聯外通”優勢加強與東盟、中東和“一帶一路”國家的聯繫,為國家吸引外資與外貿機會。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下,深化兩地法律合作、推廣“港資港法”與“港資港仲裁”,既可維護香港穩定,也能服務國家對外開放。

 

馬逢國則指出,政府工作報告新增“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目標。香港應發揮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文化交流優勢,協助國家加強對外聯繫,尤其要向全球南方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進。他強調,隨着“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展開,香港須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推進大灣區建設和構建國家“統一大市場”發揮作用。今年港區人大代表共發表154人次意見並提交229件建議,馬逢國期望他們繼續全力宣傳“兩會”精神,支持特區政府施政。

 

分享會設對談環節,本會多位會長、榮譽會長及常董一起交流今年參與“兩會”的感受和體會。擔任港區人大代表的本會副會長李引泉、姚祖輝,永遠榮譽會長李應生、陳仲尼及胡曉明分別探討“兩會”對工商界帶來的新機遇。李引泉指出國家去年經濟增長5%成績顯著,歸功於中央領導及制度優勢;李應生強調“兩個毫不動搖”政策利好國企民企;陳仲尼表示國家要穩住經濟金融市場;胡曉明指政府工作報告為未來發展指明方向,期望香港深化國際合作;姚祖輝則籲港企要積極實踐創新。

 

擔任全國政協常委的本會常董廖長江,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本會副會長樊敏華及永遠榮譽會長方文雄分享政協會議與會感想。廖長江認同國家穩定經濟措施,認為香港可聚焦金融、專業服務及科技範疇;樊敏華關注政府提振消費和內需,強調香港在AI和機械人領域的角色;方文雄談及構建統一大市場的重要性;擔任此對談環節主持人的本會副會長李惟宏則指“兩會”精神以人民為中心,盼香港發揮優勢融入國家發展。

 

 

委員會成員與嘉賓  分析“兩會”對港意義

青年委員會及婦女委員會合辦的“全國兩會精神分享會”則邀請蔡冠深擔任主題演講嘉賓,暢談今年“兩會”亮點及深刻體會,以及對青年工商界等的啟示。分享會亦邀請多名擔任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本會成員互動交流。在首個環節,全國政協常委、本會常董王惠貞強調國家依法治國,並以零關稅政策及應對氣候變化展現大國擔當。廖長江談及大灣區司法法律合作對接平台,指“港資港法”試點將擴展至大灣區。全國政協委員、本會副會長曾智明則提出兩項提案:規範跨省執法以保障民企權益,以及建議民企聘用畢業生可獲稅務優惠。李引泉強調全國人大高效立法,已建立完備法律體系,特別是金融法規已與國際接軌。

 

在其後的討論環節,四位人大代表分別闡述觀點。霍啟剛強調國家穩定是經濟發展基石,建議關注文化和體育消費潛力。鄺美雲關注大灣區融合與文化傳承,建議開發港珠澳大橋特色旅遊項目及深化愛國教育。樓家強指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投資於人”,鼓勵香港青年把握大灣區機遇。黃冰芬看好國家經濟發展前景,預期可達成5%增長目標,呼籲青年提升能力把握機遇。

 

會員服務及地區事務委員會亦主辦的“全國兩會精神分享會”,邀得樊敏華及李應生演講,分析“兩會”重要內容,包括政府工作報告及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同時分享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各項戰略及對香港未來發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