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2年12月
香港發展航天科技不是夢

航天科技在香港並非主流行業,然而中央“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並鼓勵商業航天工業的發展,本港大學亦一直有參與國家航天實戰經驗及培養相關人才。早前國家宣佈展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的選拔工作,並首次在香港選拔當中的載荷專家,讓香港市民有機會親身在太空進行科研工作,對未來香港航天科技發展着實是一大鼓舞。

 

 

 

林家禮:發展航天科技 港具先天優勢

國家在航天領域的發展一日千里,已成為一張亮麗國際名片。香港正可借助這股東風,利用自身優勢,打造立足香港的航天科技產業,從另一層面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本會會董、香港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席主席及執行董事林家禮指出,即使香港現時已建立了相當好的服務業發展根基,仍需積極推動再工業化。事實上,香港是全球發展航天科技產業最具優勢的地區之一,“香港兼具零關稅、法制健全、法治基礎穩固及企業管治優良等有利條件。此外,特區政府在過去幾年亦大力推動創新及科技發展,當中已投放逾1,000億港元,為航天科技產業帶來強而有力的支持。”

 

作為國際大都會及自由港,亦兼具“一國兩制”這個獨特的治理系統,香港對頂尖的航天人才具備一定吸引力。林家禮續指,英語是香港的工作語言之一,海外人才來港固然較易適應;加上香港逐步融入大灣區,面向龐大市場,人才可發揮的空間大大增加;再者,有志發展航天產業的企業可透過香港,一方面連繫整個“一帶一路”市場,亦可與本地及內地大學合作,推動產學研的聯動,進一步推動業務發展。

 

“香港製造”衛星不是夢

林家禮強調,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確為航天科技產業發展注入強心針,並深信香港可在推動國家航天工業這個板塊上作出重大貢獻。

 

香港航天科技集團已於2021年5月啟動香港衛星製造中心、香港測運控中心、香港衛星應用和數據中心、香港總裝測試中心的總體建設規劃,致力構建以香港為基礎的商業航天產業生態鏈。2022年內將投產製造第一批業務衛星,為“香港製造”衛星邁出重要的一步。該集團並計劃於2023至2027年分期建設全球大型衛星總裝集成與超精密製造中心,佔地250萬平方英尺,以實踐衛星製造二期,預期年產製造十噸以下航天器及1,500顆衛星的規模化生產,並構建年產200種超精密衛星零部件或元器件生態鏈。

 

該集團現時有兩大戰略合作夥伴,包括長城工業及中科院的雲計算團隊,彼此建立互信的合作關係。“以航天數據為例,除了確保數據安全外,也必須確保合法合規,建基於與中科院的合作,其團隊在大數據及雲計算方面已達到世界級水平;在數據管理範疇更具備強大實力,讓我們能放心開展國際合作,以至推出商業平台及各項服務,也有信心可成為航天數據的國際中心。”

 

播下航天產業種子

要長遠推動產業發展,吸引年輕人才加入是關鍵之一。林家禮認為,年青人普遍喜歡創新,若要求他們參與一些傳統的經濟項目,吸引力可能不大。相對而言,航天產業兼具創新與挑戰,也甚具發展前景,相信是不少年青人感興趣的領域。“香港現時約有3,000多家上市公司,卻沒有航天板塊,也欠缺相關範疇的龍頭股,下一步我期望看到更多年青人投身這個行業一展所長,壯大航天產業的發展。”

 

香港的資本市場已非常成熟,資金相當充足,林家禮坦言,投資者也相當精明,銳意在市場上尋找一些兼具亮點、前景優厚及有潛能的產業,務求獲得豐厚的投資回報,相信航天產業是他們的首選。他期望,香港航天科技集團在推動相關領域的發展方面,可盡一分力播下一粒種子,致力打造航天科技的產業鏈。

 

 

 

容啟亮:促港融入國家深空探測領域 加強人才培育拓研發空間

航天科技的入門門檻十分高,因此在香港並未流行,惟一直有一批深具熱誠與實力的科研學者,醉心研究相關範疇,對國家以至全球的航天領域發展貢獻良多。香港理工大學鍾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深空探測研究中心主任兼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容啟亮及其團隊,多年來參與多個航天科研項目,成果豐碩,展望中央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他認為重點是培育更多相關的跨領域人才,以便在國家的航天歷程擔當重要角色。

 

過去30多年,在容啟亮團隊的深耕及推展下,理大一直是本港航天科研領域的中流砥柱。由早於90年代與牙醫合作活用牙醫抓鉗的概念,開發獲太空人於前“和平號”太空站作精密焊接之用的“太空持崁鉗”、2010年獲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邀請參與“嫦娥三號”探月任務,共同研製出“相機指向系統”;至去年為國家“天問一號”任務研發出“落火狀態監視相機”,用以監測火星車着陸後的打開運作情況,並利用地形測量及地貌分析技術識別可能的着陸點等,皆交出極其亮麗的成績表。

 

容啟亮表示,航天儀器的研發屬高標準、高要求,十分感激國家的信任,尤感高興是“嫦娥三號”是他正式參與的第一項國家深空探測工程,也是國家探月工程開展以來,首次使用香港研發和製造的精密太空儀器,參與其中務必全力以赴,更視之為研發團隊的使命。

 

港具創科熱情 內地提供發展空間

提及香港在國家航天科技進程可發揮甚麼作用,先後參與“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及“天問一號”工程的容啟亮稱,香港不乏具有創科熱情的學者及研究人員,他們的思維普遍較開放,對投身科研大有幫助;但相對上在實際應用範疇卻有多方面的限制,而這方面正是內地能給予的發揮空間。因此,他認為香港拓展創科的出路在於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互相配合,他與團隊的成功就是最佳印證。

 

“國家的航天科技發展迅速,現今在全球更近於領先地位,香港在這方面要取得突破,務必得到內地相關資源配合,才可掌握箇中機遇。”容啟亮進一步闡釋,創科需要一個強大的本地市場作支持,如此專責發明的研究團隊及機構,以至後續的生產商才能壯大,並可與外國的產品和技術競爭匹敵,例如探月工程,若沒有國家的支持,香港的科研團隊再有能力也難以達成。

 

持續培訓人才 增設不同課程

培育人才亦是香港發展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另一關鍵元素。容啟亮表示,留意到本地不只年輕一代對航天科技領域感興趣,很多已投身社會多年的在職人士,同樣期望投入或重返這個廣闊無垠又前景優厚的科研崗位,只待找到合適的培訓機會。

 

容啟亮補充,現時香港鮮有關於結合多領域以支撐航天科技及深空探測的課程,這不利於培養人才。“針對人才建設,不只在航天科技領域,也適用所有創科領域,搶人才在全球相當普遍。”因此,他建議香港在搶人才之餘,也要實施有效的方案、創造優良的條件,藉此培訓及“再培訓”本地人才,以應對人才的殷切需求。

 

參與探索工程 加強與內地合作

理大早年成立深空探測研究中心,除開展研發項目外,對加強培訓人才同樣不遺餘力。容啟亮強調,研究中心在招納研究生方面,首要是學生必須對航天科技感興趣,其次是他們在擅長的領域內,亦要具備個人獨到見解,以至有能力進行較深入的研究。“誠如我一直所說,航天科技並非單一領域,而是不同領域的結合,故專擅於各個領域的人才達致優勢互補特別重要。”

 

展望未來,容啟亮深信,中國對航天科技發展早已具備一套宏圖大計,未來料有更多探測任務,除了探月方面將走向月球基地外,也會繼續開展探索火星與小行星的工作,甚或將探索領域擴展至土星等。香港的科研團隊正可從更多不同方向及領域參與其中,與內地加強合作,為國家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