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17年10月
歐美政局動盪下的環球經濟前瞻

當前歐美政經局勢變數重重,英國與歐盟在“脫歐”談判中拉鋸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亦風波不斷,其提倡貿易保護主義亦恐對美國經濟發展弊多於利,加上存在暗湧的意大利大選,種種不明朗因素為環球經濟帶來挑戰。

 

潘永才: 歐美局勢危中有機

歐美局勢屢現暗湧,令市場對後市發展存在若干憂慮,香港貿易發展局環球市場首席經濟師潘永才對此表示認同,惟就歐洲及美國現況來看,亦毋須過於悲觀。

 

英國“脫歐”負面影響續收窄

“先看歐洲方面,英國‘脫歐’出乎意料,對歐洲以至環球經濟的確帶來即時震盪,連帶投資信心亦受打擊,但隨着局勢推進,除英國股市創新高外,英鎊偏軟也利好出口及旅遊,各方面發展不如預期差。”潘永才引述貿發局就英國“脫歐”對出口的影響,向本港廠商進行持續性的調查:去年第三季,即相距“脫歐”約一個月後,調查結果反映約有17%廠商擔心出現負面影響;至今年首季,同類調查中,為此憂慮的廠家減至13%;剛進行的第三季調查,更見有關比例縮減至8%,可見廠家的信心正逐步回復。

 

與此同時,英國與歐盟就“脫歐”展開談判,仍處於拉鋸階段。不少現時將總部設於英國的大銀行及機構均表示,若最終談判破裂,會選擇將總部遷往其他歐盟國家。潘永才強調,如事態按此壞方向發展,不但對英國經濟造成打擊,部分與英國經濟及貿易關係較密切的歐盟國,如荷蘭及愛爾蘭等,也勢將受到牽連,甚或影響廣及以歐洲為主要出口市場的國家及地區。

 

親歐派當選定軍心

市場反應漸趨穩定,潘永才相信,這與今年歐洲多個國家大選相繼塵埃落定亦有關係,諸如荷蘭、法國及德國皆繼續由親歐派執政,歐洲經濟同樣穩步復甦,促使消費信心漸見增強。

 

至於歐洲局勢的中長線發展,潘永才認為,市場將聚焦於明年初的意大利大選,相對今年舉行大選的多個歐盟國,意大利的負債高、銀行體系脆弱,經濟現況相對較差,對歐元的認受性亦較低,或為選情添上變數。

 

中美經貿關係穩定向好

放眼美國,去年特朗普當選總統被視為另一隻黑天鵝,一度造成環球股市大幅波動。潘永才稱,自特朗普上任後,雖時有出位言行,但在對華事務上則採取較務實態度,並於今年四月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雙方關係不俗。“特朗普強調會力推貿易保護主義,上任後亦引用許多貿易條款,對大量入口產品進行調查,如鋁及鋼材等,對中國有若干影響,但並非針對中國;而早前中、美公佈兩國經濟合作百日計劃取得重大進展,達成10項協議,包括中國恢復進口美國牛肉、同意向美國信用評級機構和信用卡公司開放市場等;而美國亦承諾將同等對待中國銀行及其他外資銀行,展現友好合作。”

 

美退出TPP 利好 “一帶一路”

但潘永才補充,中美關係仍存在暗湧,值得市場關注的是美國最近引用301條款對中國知識產權問題進行調查,或因而引致貿易磨擦。根據過去多次調查往績,每次最終也是透過談判達成協議,相信今次也能順利解決,雙方會盡量避免產生貿易戰。另一方面,近日北韓多番挑釁令朝鮮半島局勢緊張,美軍轟炸機早前巡航至北韓東部海域上空,引發美國與北韓的互相對罵。事實上,北韓危機亦是促使中美保持良好關係的契機,經濟及貿易發展與政治息息相關,美國深明北韓與中國經貿關係深厚,故要處理北韓危機,務必與中國聯手,因此在政治及經濟均會致力與中國保持緊密合作。

 

對於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潘永才形容長遠對中國是好事,既毋須擔心如越南等成員國的出口競爭力因而上升,影響中國的出口業務,更為中國帶來制定未來國際路線圖的黃金機會,利好“一帶一路”發展,未來在這方面建立倡導地位。他續指,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中國可藉此在氣候及綠色經濟方面制定指標,料可從中擔當更重要的領導角色,增加國際影響力。而香港作為連接中國與其他國家的主要樞紐,亦可受惠其中。

 

分散市場應對挑戰

面對歐美局勢變數甚多,反觀近年全球經濟中心由歐美轉至亞洲的新興市場,潘永才建議,本港廠商可考慮透過拓展新興市場以作應對。“廠商可藉分散生產基地及採購地區,如將生產重鎮由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的珠三角地區,移師至亞洲其他國家,如孟加拉、緬甸、印尼及越南等,既可減低生產成本,也較易打入歐美市場。提升產品的附加值也是另一可行方法,即從品質、設計、功能及服務等全面增值着手,而非以低價競爭,如此並可免除被美國視為以不公平價格傾銷產品到當地,甚或遭徵收反傾銷稅。”

 

 

羅家聰: 歐美局勢影響經濟屬周期性

去年“脫歐”公投之後,英國將在2019年3月底前脫離歐盟。交通銀行香港分行首席經濟師及策略師羅家聰表示,英國“脫歐”雖成事實,但對環球經濟影響有限。他指出,“脫歐”後難免出現新的貿易模式,關鍵在於結果跟預期相差多遠。“英國和歐盟之間的貿易量相當龐大,雙方的出入口貿易往來頻繁,預計不會一下子截斷彼此貿易往來。”據統計,歐盟入口英國的貿易量更大,羅家聰認為若兩者切斷貿易往來,對歐盟並無好處,預料拉鋸的最終結果不會太差。

 

英國“脫歐”影響有限

英國與歐盟於7月展開“脫歐”談判,並集中三大議題:1) “脫歐”後,互相給予公民的權利;2)英國賠償予歐盟的“分手費”;3)雙方在“脫歐”後的邊境安排。雙方於9月初完成第三輪談判,但似乎未有明確進展和突破。

 

到底現階段英國與歐盟存在哪些不明朗因素?羅家聰認為,大多屬“錢銀”上的談判。雖然早前英國首相文翠珊發表有關“脫歐”計劃的演說時沒有提出“分手費”實際金額,但有指英國準備支付400億歐元。他續指,雖然雙方就談判早已設下“死綫”,但整體進程緩慢,故影響不會當下出現,對環球經濟未至於存在即時威脅。

 

預期意大利經濟路線穩定

在歐洲的另一端,不少人擔憂意大利大選存在暗湧,對歐元區的經濟前景構成壓力,內外經濟下行的風險仍然存在。其中主張反歐元的“五星運動”政黨仍有一定支持度。對此,羅家聰對“五星運動”的“評估不算高”:“英國今次‘脫歐’表現未如理想,加上早前法國大選,瑪琳 勒龐落選,可見左翼抬頭的說法和支持度不算高。而且意大利與英國不同,意大利在歐盟中屬受惠國,英國則更多傾向付出,所以意大利“脫歐”誘因不大。”

 

雖然意大利大選結果存在變數,但羅家聰指不論甚麼黨執政,均不會對歐元區的經濟前景構成重大壓力:“相信不同政黨的經濟或金融政策分別應不會太大,未必對歐元區經濟前景構成壓力;而且無論哪個政黨當選,都要衡量客觀的經濟因素,包括產業結構、財政政策、人口前景等,這些因素更直接影響經濟增長。”他強調,意大利經濟已發展到一定地步,有其既定路綫,哪個政黨執政都難以跳出這個框框,不會一時三刻出現明顯改變。

 

美國經濟政策未有重大舉動

至於另一經濟龍頭美國,不少貿易專家都質疑美國總統特朗普未有兌現競選承諾,包括推動經濟措施,加上鼓吹貿易保護主義,故學者普遍擔心,特朗普的舉動對美國經濟發展弊多利少。然而,羅家聰則指,自特朗普上任後,暫未見切實改變重大政策,特別是稅改和醫改,而這兩者會直接影響整個國家的長遠分配,由此對美國經濟的長遠發展未必產生重大影響。

 

就歐美經濟中、短期前景而言,主要受全球收緊政策影響,有可能引發全球性的投資氣氛出現重大轉變。羅家聰提到,自2009年實施第一輪量化寬鬆政策後,樓市及股市熾熱,營造良好的市場氣氛。現時全球緊縮政策慢慢推進,不少央行開始收稅,難免影響投資氣氛。亞洲及各新興市場的債務風險存在,他預計未來半年至一年,亞洲局部地區會有泡沫爆破的危機。

 

歐美局勢屬周期性

羅家聰強調,歐美政經局勢的轉變屬周期性,未至於對環球經濟造成大影響。他又提到自金融海嘯以至特朗普上任後,全球對資本主義的質疑愈來愈多,而貿易保護主義則逐漸抬頭:“早在三至五年前,貿易數據已有轉弱趨勢,不僅美國,許多國家不論在移民或貿易政策上開始出現排外情緒。人口增長下跌對經濟固然有影響,但貿易都十分重要。現在的外貿交易已不及從前龐大,對全球經濟發展的影響已慢慢顯現出來。”

 

同時,不少人憂慮歐美政局成股市的風險來源。就長綫投資來說,羅家聰認為現階段樓市、股市有稍為過熱的跡象,他提醒投資者在留意環球經濟好壞、市場供求等客觀因素外,亦要注意資金因素。“如貨幣政策一出,對樓市、股票這些資產的名義價格一定有所影響。”他指出,現時美股未見“泡沫化”,加上美國沒有衰退壓力,即使股市下跌亦不會太嚴重,投資者可放心。不過,他忠告要小心投資變成“投機”,受槓桿效應等影響,市場或出現波動,只想賺差價的投機者要多加注意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