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立會匯報
立會匯報 - 財政儲備宜投資未來

面對疫情倒灌的衝擊,預期對經濟和社會的破壞更大和更廣,特區政府應在財政方面有更多準備,在春夏之間迎戰寒風冽冽的經濟嚴冬。

 

香港經歷了2019年大半年的中美貿易磨擦和社會暴亂,經濟已有所放緩。踏入2020年至今的首個季度,全球正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影響。香港的零售、餐飲及旅遊等行業早已被黑暴重創,刻下所面對的境況更是雪上加霜,陷入冰封時期。企業若不是停業防疫,就紛紛縮短營業時間、鼓勵員工無薪休假,甚至裁員,更甚是倒閉。香港經濟出現跳崖式下跌,猶如陷入黑暗隧道,至今仍未見盡頭,遑論一線曙光,市民坐困愁城。

 

疫情重創多個行業

曾經繁華喧鬧的街道已變得蕭條,旅遊旺區的商店更是門堪羅雀,疫情重創旅遊業,也對零售業帶來即時而直接的衝擊。2020年1月訪港旅客數字只有320萬人次,按年下跌超過五成,2月份更按年下跌逾九成六,跌幅仍未見底。而2020年3月公佈的1月臨時估計零售銷貨價值約378億元,不但按年下跌21.4%,更是連續12個月下跌。按零售類別分類計,珠寶首飾、鐘表、藥物及化妝品的類別成為重災區。

 

有別於2003年沙士和過往多次的金融危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染力強,市民要減少外出,加上疫情肆虐全球,人口跨境流動被嚴格限制。影響所及,任何涉及人與人密切接觸和密集往來的行業,例如航空和酒店業都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創。疫情對多個行業的衝擊甚於沙士和金融危機,甚至拖累全球經濟,更帶來衰退危機。

 

積穀良久開倉派糧

航空業削減客運航班,貨運班次亦要縮減。即使內地工廠能夠逐步復工,廠商仍要面對人手短缺、材料供應鏈及交通物流等方面的困難,使已陷入困境的本地貿易、物流及相關行業叫苦連天。

 

在中美貿易磨擦、社會暴亂及疫情夾擊下,香港經濟已經七癆八傷。在經濟低迷、人心渙散、疫情陰霾籠罩的環境下,特區政府公佈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大灑金錢推出1,200億元一次過紓困措施,其中動用超過700億元,向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居民派錢一萬元,更是目前社會動盪加上疫情嚴峻下的非常措施。今次遇上宏觀經濟受到重大衝擊甚至陷入衰退,憑藉香港財政儲備超過萬億元,才有這次積穀良久而開倉派糧之舉。

 

中小企需急切支援

早前政府統計處公佈“2020年2月中小型企業業務狀況統計調查”,反映不同行業業務收益現況的“現時動向指數”由1月的44.1,下滑至2月的20.3,是有記錄以來新低,反映中小企對營商環境感到悲觀。預算案公佈大半多月後,歐美疫情發展快速,超乎想像。香港面對疫情倒灌,經濟再受衝擊,中小企經營更見困難。特別叫人困擾是不知疫情持續到何時?中小企亟需得到急切支援,才有力支撐下去。

 

財政預算案提出“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的百分百特別擔保產品,由政府提供總數200億元的信貸保證承擔額,每間企業的最高貸款額為有關企業的六個月僱員薪金及租金的總和,或200萬元,還款期最長三年,有關措施有助中小企紓緩資金周轉困難。由於計劃由按揭證券公司承擔貸款,並支付貸款機構按貸款收取貸款辦理費和供款管理費,以及就拖欠貸款展開的追討行動開支。因此,政府理應督促貸款機構盡快完成審批,好讓中小企盡早獲得貸款。

 

投資未來有利收入

財政預算案雖然大手筆紓困,但亦揭示了政府財政是否出現結構性問題,即經常性開支增長太快或超過經常性收入。可是,預算案對如何擴大收入着墨不多。

 

此外,預算案動用財政儲備於經濟及社會發展方面異常空洞,並非可持續之舉,而投資未來有利於將來的公共財政收入,民生和公共開支才可持續。但在疫情肆虐下,至今仍看不到香港在產業上有哪些新的火車頭,可以帶動經濟復甦,繼而能夠真正維持香港經濟發展的動力,確保政府在未來有足夠的資源去應付逆境。

 

面對疫情倒灌的衝擊,預期對經濟和社會的破壞更大和更廣,特區政府應在財政方面有更多準備,在春夏之間迎戰寒風冽冽的經濟嚴冬。

 

 

如對上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歡迎向廖長江議員反映。
地址:香港中區立法會道1號立法會綜合大樓703室
電話:2576-7121
傳真:2798-8802
電郵:legco.office.li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