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2年12月
香港发展航天科技不是梦

航天科技在香港并非主流行业,然而中央“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发展成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并鼓励商业航天工业的发展,本港大学亦一直有参与国家航天实战经验及培养相关人才。早前国家宣佈展开第四批预备航天员的选拔工作,并首次在香港选拔当中的载荷专家,让香港市民有机会亲身在太空进行科研工作,对未来香港航天科技发展着实是一大鼓舞。

 

 

 

林家礼:发展航天科技 港具先天优势

国家在航天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已成為一张亮丽国际名片。香港正可借助这股东风,利用自身优势,打造立足香港的航天科技產业,从另一层面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本会会董、香港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席主席及执行董事林家礼指出,即使香港现时已建立了相当好的服务业发展根基,仍需积极推动再工业化。事实上,香港是全球发展航天科技產业最具优势的地区之一,“香港兼具零关税、法制健全、法治基础稳固及企业管治优良等有利条件。此外,特区政府在过去几年亦大力推动创新及科技发展,当中已投放逾1,000亿港元,為航天科技產业带来强而有力的支持。”

 

作為国际大都会及自由港,亦兼具“一国两制”这个独特的治理系统,香港对顶尖的航天人才具备一定吸引力。林家礼续指,英语是香港的工作语言之一,海外人才来港固然较易适应;加上香港逐步融入大湾区,面向庞大市场,人才可发挥的空间大大增加;再者,有志发展航天產业的企业可透过香港,一方面连繫整个“一带一路”市场,亦可与本地及内地大学合作,推动產学研的联动,进一步推动业务发展。

 

“香港製造”卫星不是梦

林家礼强调,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发展成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确為航天科技產业发展注入强心针,并深信香港可在推动国家航天工业这个板块上作出重大贡献。

 

香港航天科技集团已於2021年5月啟动香港卫星製造中心、香港测运控中心、香港卫星应用和数据中心、香港总装测试中心的总体建设规划,致力构建以香港為基础的商业航天產业生态链。2022年内将投產製造第一批业务卫星,為“香港製造”卫星迈出重要的一步。该集团并计划於2023至2027年分期建设全球大型卫星总装集成与超精密製造中心,佔地250万平方英尺,以实践卫星製造二期,预期年產製造十吨以下航天器及1,500颗卫星的规模化生產,并构建年產200种超精密卫星零部件或元器件生态链。

 

该集团现时有两大战略合作伙伴,包括长城工业及中科院的云计算团队,彼此建立互信的合作关係。“以航天数据為例,除了确保数据安全外,也必须确保合法合规,建基於与中科院的合作,其团队在大数据及云计算方面已达到世界级水平;在数据管理范畴更具备强大实力,让我们能放心开展国际合作,以至推出商业平台及各项服务,也有信心可成為航天数据的国际中心。”

 

播下航天產业种子

要长远推动產业发展,吸引年轻人才加入是关键之一。林家礼认為,年青人普遍喜欢创新,若要求他们参与一些传统的经济项目,吸引力可能不大。相对而言,航天產业兼具创新与挑战,也甚具发展前景,相信是不少年青人感兴趣的领域。“香港现时约有3,000多家上市公司,却没有航天板块,也欠缺相关范畴的龙头股,下一步我期望看到更多年青人投身这个行业一展所长,壮大航天產业的发展。”

 

香港的资本市场已非常成熟,资金相当充足,林家礼坦言,投资者也相当精明,锐意在市场上寻找一些兼具亮点、前景优厚及有潜能的產业,务求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相信航天產业是他们的首选。他期望,香港航天科技集团在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方面,可尽一分力播下一粒种子,致力打造航天科技的產业链。

 

 

 

容啟亮:促港融入国家深空探测领域 加强人才培育拓研发空间

航天科技的入门门槛十分高,因此在香港并未流行,惟一直有一批深具热诚与实力的科研学者,醉心研究相关范畴,对国家以至全球的航天领域发展贡献良多。香港理工大学钟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兼精密工程讲座教授容啟亮及其团队,多年来参与多个航天科研项目,成果丰硕,展望中央支持香港发展成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他认為重点是培育更多相关的跨领域人才,以便在国家的航天歷程担当重要角色。

 

过去30多年,在容啟亮团队的深耕及推展下,理大一直是本港航天科研领域的中流砥柱。由早於90年代与牙医合作活用牙医抓钳的概念,开发获太空人於前“和平号”太空站作精密焊接之用的“太空持崁钳”、2010年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邀请参与“嫦娥叁号”探月任务,共同研製出“相机指向系统”;至去年為国家“天问一号”任务研发出“落火状态监视相机”,用以监测火星车着陆后的打开运作情况,并利用地形测量及地貌分析技术识别可能的着陆点等,皆交出极其亮丽的成绩表。

 

容啟亮表示,航天仪器的研发属高标準、高要求,十分感激国家的信任,尤感高兴是“嫦娥叁号”是他正式参与的第一项国家深空探测工程,也是国家探月工程开展以来,首次使用香港研发和製造的精密太空仪器,参与其中务必全力以赴,更视之為研发团队的使命。

 

港具创科热情 内地提供发展空间

提及香港在国家航天科技进程可发挥甚麼作用,先后参与“嫦娥叁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及“天问一号”工程的容啟亮称,香港不乏具有创科热情的学者及研究人员,他们的思维普遍较开放,对投身科研大有帮助;但相对上在实际应用范畴却有多方面的限制,而这方面正是内地能给予的发挥空间。因此,他认為香港拓展创科的出路在於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互相配合,他与团队的成功就是最佳印证。

 

“国家的航天科技发展迅速,现今在全球更近於领先地位,香港在这方面要取得突破,务必得到内地相关资源配合,才可掌握箇中机遇。”容啟亮进一步阐释,创科需要一个强大的本地市场作支持,如此专责发明的研究团队及机构,以至后续的生產商才能壮大,并可与外国的產品和技术竞争匹敌,例如探月工程,若没有国家的支持,香港的科研团队再有能力也难以达成。

 

持续培训人才 增设不同课程

培育人才亦是香港发展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另一关键元素。容啟亮表示,留意到本地不只年轻一代对航天科技领域感兴趣,很多已投身社会多年的在职人士,同样期望投入或重返这个广阔无垠又前景优厚的科研岗位,只待找到合适的培训机会。

 

容啟亮补充,现时香港鲜有关於结合多领域以支撑航天科技及深空探测的课程,这不利於培养人才。“针对人才建设,不只在航天科技领域,也适用所有创科领域,抢人才在全球相当普遍。”因此,他建议香港在抢人才之餘,也要实施有效的方案、创造优良的条件,藉此培训及“再培训”本地人才,以应对人才的殷切需求。

 

参与探索工程 加强与内地合作

理大早年成立深空探测研究中心,除开展研发项目外,对加强培训人才同样不遗餘力。容啟亮强调,研究中心在招纳研究生方面,首要是学生必须对航天科技感兴趣,其次是他们在擅长的领域内,亦要具备个人独到见解,以至有能力进行较深入的研究。“诚如我一直所说,航天科技并非单一领域,而是不同领域的结合,故专擅於各个领域的人才达致优势互补特别重要。”

 

展望未来,容啟亮深信,中国对航天科技发展早已具备一套宏图大计,未来料有更多探测任务,除了探月方面将走向月球基地外,也会继续开展探索火星与小行星的工作,甚或将探索领域扩展至土星等。香港的科研团队正可从更多不同方向及领域参与其中,与内地加强合作,為国家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