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2年4月
港产独角兽气势如虹

由红杉中国在香港成立的创科香港基金会於去年底首度公佈“香港独角兽榜单2021”,合共有18间具“香港基因”的独角兽成功上榜。回想2017年前,香港鲜有独角兽,惟在政府、香港各大学及相关机构的大力扶持下,短短四年间香港独角兽涌现,為香港创新科技產业及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李泽湘:激发年青人创业力量 培育初创变身港產独角兽

红杉中国成立的创科香港基金会去年首度公佈的“香港独角兽榜单2021”,在“18间具香港基因”的上榜独角兽中,六间来自有“独角兽摇篮”之称的香港科技大学;而身兼创科香港基金会联合创始人的科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李泽湘,更参与了其中五间独角兽,包括大疆创新、固高科技、海柔创新、希迪智驾及第四范式,為他带来“中国隐形创业教父”的称誉!究竟他对创立独角兽有何独到心得?科大又如何缔造孕育独角兽的优良环境?

 

30年前加入科大的李泽湘,在1998年在大学内成立自动化技术中心,联同团队藉此平台将探索装备过程的理论和知识转移至区内工业。除了着重推动大学的科研技术“落地”外,他更出资支持具潜质的学生积极创业,从而建立一套跨行业、教育与投资的“导师+学生”创业孵化模式,力求实现“通过教育链接科技改变世界”的愿景。

 

建深港產学研基地 造就独角兽诞生

李泽湘早前赴深圳就“湾区青年人才发展”发表主题演讲,特别分享了大疆无人机等四个源於科大的创业故事,指科大成立初期,放眼香港及大中华区尚未有国际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故他与早期投身这所大学的教学人员一样,皆希望能够推动科大完成这个使命。

 

“科研成果要与实际结合,深圳正為我们提供合适的平台。”李泽湘忆述,时任科大校长、北大书记及深圳市长构思採用借鸡下蛋的模式,即在深圳提供场地、资金,让两间学校的老师与学生进行创业,為此促成於粤海街道建立深港產学研基地,培育大批学生。这些学生其后创办了多家初创以至独角兽,造就不少成功案例,如固高科技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诞生。

 

培养创业特质 结合大湾区优势

提到创业者所需的特质,李泽湘认為主要具备四大要素,包括好奇心、团队合作、跨界融合,以及快速的行动。“我们应当根据一套新范式的教育系统,培养具有这些特质的年轻一代;与此同时,有别於知识经济时代,现今所有知识也可在手机上查找得到,其关键是能否找到一个让人兴奋的问题,以至愿意奋不顾身把它实现,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将学生这把火点燃起来。”

 

展望未来,李泽湘深信,整个大湾区的科创转型才刚刚开始,区内有巨大的空间和机会。“在过去十多年的发展歷程中,我们不断学习,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平台及空间。以英国一家新兴企业為例,在当地製造业不景的氛围下,备受年轻人和消费者喜爱,并创造了很好的营收,其重点在於利用年轻人去定义產品。由这个案例结合我们多年的探索经验,总结出这就是年轻人的力量,只要将这股(创业)力量激发出来,他们可创造任何的奇蹟。”

 

凝聚共同信念 迸发创新创业动力

对於科大歷年锐意培育初创,科大创业中心署理主任兼主管(创业项目)萧观明表示,创科成果非一朝一夕可成。科大由创立伊始,即鼓励并支援学生与教职员在创新方面的发展;这个“因子”(DNA)建立良久,不乏大学成员,特别是早期加入的教职员皆具有这份创业创新精神,并促成这个生态系统愈趋完善。

 

“科大的另一优势在於仍然年青,设有灵活的机制容许及支持校内团队尝试新事物。”萧观明阐述,以六间科大参与培育的上榜独角兽為例,除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以及在创建过程中不断尝试及寻求突破外;更重要是藉科大平台匯聚有同类创新心态的人才。当中一大关键人物是早年加盟科大的李泽湘教授,他既有创新DNA,也乐於扶持有志成立初创的学生,因而能吸纳并凝聚如汪滔等兼具共同信念与潜力的创业者,彼此走在一起,產生出更强大的创新创业动力。

 

提到科大创业中心的角色,萧观明指是為同学及教职员营造一个更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包括提供资金、创业比赛,以至增加可塑造的发展空间等,助他们在落实创新构思以至发展初创的过程中,解决各种困难,并减低挫败的可能性。“為支持初创成立而举办的百万奖金创业大赛,近年已伸延至七个城市,影响力不断扩大,对推动内地与香港的创科產业发展有一定助力。”

 

 

 

贾佳亚:高端智能创造港產独角兽

创科香港基金会去年首度公佈“香港独角兽榜单2021”,榜上年资最浅的思谋集团由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工程系终身教授贾佳亚於2019年成立,是一家专注将AI人工智能视觉技术和光学技术应用於智能製造、高清视频等领域的创科企业,立足香港,服务全球。

 

独角兽的生成,在於怀抱愿景。贾佳亚在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研究过程中早洞悉先机,有见全球科创环境由信息化逐渐转向智慧化,无疑為AI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技术等深科技带来莫大发展空间,加上科创市场全球化协同的大势所趋,令业界对於前沿技术及科技人才的渴求亦大增,让他萌生实现前沿技术產业化的念头,期望為人类未来的生產和生活带来改变,突破閾值。

 

“我们能够在短短两年躋身港產独角兽,获得资本和市场认可,箇中核心在於我们拥有一支勇於仰望星空,同时又脚踏实地的优秀团队。作為一名企业的始创人,既要带领团队不断提升技能和產品,亦要思考技术应用的规模和潜在商业价值,更要顾虑客户的感受,时刻探索一条稳步上扬的战略路线。”

 

叁大成功关键 推动湾区发展

创办思谋集团以前,贾佳亚曾离开教职,在国际知名科企腾讯执掌 X-Lab,為他的创科营商路途巩固基石。他回忆说:“AI for social good 是我当时的目标,為此创造了很多的成果,例如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平台、智能医疗诊断系统、眼底疾病在偏远地区的自动筛查系统、听障人士的自动化手语识别系统等。很多项目不仅是一个技术的创新,更创造出许多社会公益价值。这些都是基於运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及AI,探索前沿技术应用的方向与可能。”

 

谈到集团化身独角兽的成功关键,贾佳亚抽丝剥茧地确立叁大要素:经验团队、技术基础及资本认可。思谋集团的团队无论在高端先进製造行列,还是数码创新领域,都有着丰富经验,其中部分成员更拥有20多年计算机视觉和光学相关技术及產业实践资歷,能充分活用物联网、云端、边缘计算、数码对映等前沿技术於產品中,并将之產品化。

 

由集团创立初期落实首个全球高端工业视觉自动化商业项目,实现公司第一笔营收,直至现今拥有一支全亚洲最大的智能製造技术团队,成功服务过百间高端製造业客户,包括ZEISS、Airbus、Bosch、Canon、Continental、Schaeffler、P&G、Unilever 等行业巨头,解决超过500项关键技术问题,為后续的快速发展奠定稳健根基,从而获得资本和市场的信任,吸引锐意驱进高端先进製造发展的投资者。

 

他特别提到“顶尖人才的缺口,永远是初创企业的最大挑战”,因此在创业初期非常注重香港和其他地区优秀人才的招募与培训,并在香港及深圳设立集团研发中心,发挥港深人才、技术及资源的协同效应,实践内部科学化管理。近年更携手与香港和大湾区各大企业、政府部门和顶级投资人,推动高端智能製造的就业发展机会,帮助年轻人和高端科技人员寻找更多机会,為大中华区域经济发展打开新的窗口,以吸引既有科创企业前往当地发展,以及潜在投资者进行投资佈局。

 

实践智能生态 迈进高端智慧时代

製造业经过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机械自动化,以及七、八十年代的电子信息化后,过去五十年间并没有太大的本质变革。然而AI及计算机前沿技术的出现,促使全球进入高端智慧化的新时代。 贾佳亚认為:“综观歷史,独角兽需要足够强大的战斗力,才能从同类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战斗力意指短时间内完成自身商业模型和路径的初步证明,并用真实的市场反馈与数据说话。我们既然立足於香港,便需要充分运用香港的国际化优势,把握智慧时代的机遇,思考如何运用我们有的计算机视觉和光学技术,製造出迎合时代和市场需求的產品,乘势而上,解决客户痛点。”

 

具体来说,思谋集团打造出一个自家完整的智能製造及数码创新生态架构 — SMore ViMo智能工业平台。其具备数据管理、模型生成、在綫估算及部署管理等功能,能够為製造业客户实现一站式服务,将智能製造从深度定制模式,转向标準化模式,大幅提升业务质量和效率。集团另配合平台推出一系列智能传感器及智能一体化设备(integrated machines),实现智能製造的升级加速,以达至贾佳亚“Make smart manufacturing possible, affordable, scalable and valuable”的目标,实现跨领域智能互联的宏愿,最终引领全球製造业一同迈进智慧时代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