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2年1月
十四五开启香港航运商贸新里程

航运物流与商贸向来是香港经济支柱之一,而“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四个中心的地位,显示未来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同时,其既有优势亦将获得充分发挥,為业界打下一支强心针。

 

 

 

林宣武:强化港企竞争力迎接“十四五”机遇

目前香港约有34万家中小企,佔香港企业总数九成以上,聘用约45%私营机构僱员,因此中小企是名副其实香港经济的中流砥柱。香港生產力促进局(生產力局)主席、香港付货人委员会主席林宣武指出,随着科技发展,未来不少传统职位将会面临流失,但也造就不少新兴行业,中小企必及早装备,应对挑战;而“十四五规划”的双循环、大湾区建设将带来庞大商机,生產力局将不遗餘力协助中小企把握机遇。

 

善用新科技 提升生產力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加速数字產业化及產业数字化的发展,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亦提出加强大湾区内创新科技合作。创新科技的运用日新月异,林宣武估计,未来全球有850万人会失去原有工作,但同时会產生950万个新职位,企业宜及早部署新科技应用,以免落后於世界潮流。“生產力局分别推出了工业4.0和企业4.0智能技术方案,协助中小企装备未来;同时亦将在初创企业支援、数码化与网路安全、未来技能、智能生產、再工业化及智能科技等范畴作出相应支援。”

 

他举例指,行政长官在最新《施政报告》提出建设智慧港口和发展高增值物流,便与物流业的科技应用息息相关。“5G技术的出现令智能自动驾驶逐渐普及,目前香港货车司机平均年龄逾60岁,如未来可在货柜码头、机场等区域普及自动驾驶,将有效提升行业的竞争力,亦有助巩固香港航运中心的优势。”

 

“十四五”乃未来增长引擎

宏观而言,林宣武认為未来香港企业最大的发展机遇所在,则非“十四五”规划莫属。他续指,生產力局已制定一系列相关支援措施:一、支援企业强化创科,支持及参与建设国家综合技术创新中心、河套区港深创科园及建设共用技术平台;二、推动人工智能、机械人及工业4.0等技术与各產业融合发展;叁、為“科创双循环”提供中心与平台,并成立联合实验室,联合申请内地及两地联合资助项目、联合举办高层次专业会议及活动;四、促进融合发展,推动知识產权保护、科技成果转移及架设“一带一路”平台。

 

未来发展大趋势还有绿色经济。林宣武认為,企业在绿色、减碳等可持续发展格局下,料可抓住庞大商机。以物流运输业為例,目前仍广泛使用燃油作主要燃料,但特区政府在2017年公佈的《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30+》,提出在2030年将碳强度由2005年的水平降低65%至70%,预示环保能源的使用,将是未来发展大方向。“现时本港航运界,已有部分企业开始使用液化天然气,氢能、电能等绿色能源发展亦相当迅速,预期未来数十年有关领域将涉及非常庞大的投资,企业宜及早部署,以免与机遇失之交臂。”

 

 

 

李骏:建设香港特色航运中心

香港是今天亚洲重要航运枢纽,招商局轮船成员企业-海宏轮船公司副总经理李骏表示,这关乎其歷史发展因由,箇中与内地的密切互动尤有关係。1949到1979年间,内地与国际航运市场没有直接的业务联繫、沟通渠道,而香港凭藉自由港的优势,遂成為内地通向国际航运市场的窗口和桥樑。“此阶段不少中资及华资船东充分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抓住歷史发展机遇,业务迅速发展壮大,将香港变成名副其实的国际船东集聚地。”

 

香港航运中心崛起之路

及至改革开放时期,内地的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李骏指出,因当时港口建设限制,令干线班轮难以开通;而香港则利用自身优越位置、深水良港和现化化的码头和配套设施等优势,旋即成為亚欧、亚美、南美航线的重要枢纽港,并成為内地最主要的中转港。2004年以后,随着内地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以上海、寧波舟山為首的港口崛起,香港港口发展开始放缓,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大湾区港口群潜力无限

回顾香港航运业的发展歷程,李骏认為其成功有赖於一系列独特优势。“首先是‘一国两制’令香港可担当联通内地和国际市场的节点角色,既是内地‘走出去’的重要门户,也是世界各国进军内地的重要入口;此外,航运业是重资產行业,与金融市场紧密相连,香港作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融资、法律仲裁等配套服务一应俱全,為航运业的融资提供相当便利。”他指出,目前共有47家航运公司在香港上市,仅次於纽约和奥斯陆;香港同时是全球着名的船旗国(地区),船舶登记位列全球第四位,总吨位在2020年底达列1.3亿总吨。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李骏强调,广阔的大湾区腹地可望為未来香港航运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从集装箱吞吐量来看,香港自身虽只位列全球第九位,但若以大湾区港口群(深圳、广州、香港)总量来看,不但大幅拋离新加坡,更可与长叁角港口群(上海、寧波舟山)匹敌,足见大湾区的优厚潜力。”

 

四个建议强化港航运地位

“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一如既往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地位。具体而言,李骏提出四项建议:其一,香港可在大湾区中担当连接国际社会的桥樑角色,带动大湾区共建世界级港口群、空港群和高端航运服务群;其二,充分发挥香港成熟的法律体系、完善的高端服务配套能力,与大湾区城市形成互补态势;其叁,培育香港在航运创新科技引入、航运新產业孵化等方面的新功能;其四,香港特区政府应与业界团结起来,积极在国际航运界发声,研究及制订具有新时代特色的行业规则和国际準则,全面促进行业效率升级。

 

李骏强调,国家对香港的定位十分明确清晰,未来香港航运业的发展应充分利用“一国两制”的优势、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成熟的法律和金融等专业服务能力的优势,继续在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湾区建设中确立自身定位,强化竞争实力。

 

 

 

郭鸿寧:强化香港航空货运枢纽地位

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最繁忙机场之一,同时是亚洲区的重要航空货运枢纽。香港机场管理局航空货运及后勤署理总经理郭鸿寧表示,香港国际机场自1996年起便成為全球最繁忙国际货运机场,如以价值计算,机场货运佔香港商品贸易总额逾40%,对香港外贸举足轻重。

 

香港空运效率卓越

香港国际机场能够提供全球领先的空运效率,郭鸿寧归功於两大优势。“香港拥有广阔的航空网络,非疫情期间香港国际机场每天有1,100航班升降,约有120家航空公司运作,飞向约220个航点,只需五小时内便可飞抵全球一半人口地区;此外,机场设有24小时驻货运站清关服务,具备优秀的运作效率,航班起飞前叁小时仍可接收货物,这在许多机场来说已是处理快递货物的效率。”

 

瞄準高增值、高增长货运

机场空运对香港经济贡献巨大,香港机场管理局亦制定一系列发展策略,进一步巩固及强化其优势。郭鸿寧表示,瞄準高增值、高增长的范畴,是将来重要发展方向。“跨境电子商贸是未来大趋势,我们期望将香港国际机场打造成亚洲电子商贸枢纽。我们已将一幅土地批予阿里巴巴旗下菜鸟网络牵头的合资公司,兴建一座高端物流中心,预计2023年落成后将成為阿里巴巴在亚洲的智能物流枢纽,当其全面使用时,估计可為香港额外增加170万吨航空货运量。”

 

近年温控货物也在快速增长,郭鸿寧指出,香港国际机场亦积极争取成為温控空运的领导者。“香港国际机场因此而建设一系列冷链运输专用设施,包括冷冻拖卡、停机坪遮盖、冷冻库、鲜活货物特定处理区等,确保温控货物可享用无缝的冷链服务。”他续指,香港国际机场已取得眾多全球高标準认证,包括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在药物、鲜活货物、活生动物货运叁方面发出的认证。

 

连通大湾区 迈向高智能

香港国际机场另一发展方向是提升全球的联繫和通达性。郭鸿寧表示,大湾区市场庞大,目前其国际货物中有四分之叁是经过香港国际机场配送世界各地,香港国际机场未来将持续加强、巩固作為大湾区国际货运门户的角色。“我们计划在东莞发展香港国际机场物流园,透过海空多式联运,直达香港机场禁区的空运码头。此安排如同将我们的服务推前到东莞,令其货运服务能更紧贴大湾区的腹地。”

 

郭鸿寧亦透露,香港国际机场正致力建设智能航空货运社区,积极发展“香港国际机场货运数据平台HKIA Cargo"。“透过区块链技术,将货运代理、货运站、航空公司等整个空运物流供应链整合於此平台上,令货物的追踪查询更趋便利,并可达致数据能够一次分享、数次使用,长远有助进一步提升空运物流供应链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