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1年10月
与古董收藏打卡自拍

相传中环荷李活道之命名,与美国的荷李活并无关係。不过,确是因為荷李活电影 《苏丝黄的世界》在此取景,才使这条香港老街变得闻名遐邇。港人对它的印象,除了酒吧,还有林立的古董店。近几年,一家展示世界级明清古董家具的私人博物馆 在此开设,更使“ 古董街”显得名符其实。

 

荷李活道上的私人博物馆

就如呷一口莫希托鸡尾酒就令人想起古巴那般,如果香港要以一种味道概括,缓步走在荷李活道也许会有答案 — 生啤焦香、出炉 披萨、古董店的旧物气味,再加文武庙的一点烟火,不着一语就演绎了这座城市的华洋薈萃。自2014年起,两依藏博物馆成立於此,街上气息之独特,从此又浓了几分。

 

两依藏博物馆由香港着名金融投资家冯耀辉创办。冯氏名扬於本地金融界,唸书则是工程出身,本与艺术并无关连,但他工餘却喜欢收藏明式黄花梨家具和西式化妆粉盒。随着藏品渐多渐精, 他在世界收藏界开始建立了地位之餘,也希望在荷李活道找处地方成立私人会所分享收藏。博物馆之成立,就是由此辗转发展而来。

 

因缘际会 涉足艺海

“ 中国古典家具着名的榫卯结构,对父亲有莫大吸引力。”冯耀辉幼女、两依藏博物馆馆长冯依凌说,其父虽然没有正式学习过艺术,但工程学背景一直让他对事物的运作方式充满好奇。无独有偶,冯依凌本人同样不是唸艺术。她的本科,选择了文学。

 

“ 我喜欢阅读小说,并坚信叙事的力量。”她相信表达艺术的其中一种理想方法,就是向参观者娓娓道出它们的故事。所以目前博物馆的解说稿,都是由她撰写,更会六个月至一年更换一次主题。

 

馆名“ 两依”取自冯耀辉两位千金的名字,爱女之情,表露无遗。冯依凌坦言自己从小对古董不算很有兴趣,只是随父亲不时走访荷李活道,才耳濡目染多了接触。她忆述,父亲有意请她接手博物馆馆长一职时,她正在传媒担任生活栏目编辑。由於有感当时工作内容略见重复,因此决定接受新挑战。再加上父亲不时告知她有关藏品的故事,使她有信心以更个人化的方式去经营博物馆。

 

两次满意的尝试

结果数年下来,冯依凌也有不少至今仍觉满意的尝试,例如2014年的《卓尔家具展:古董桌椅 设计及工艺》曾展出了永久馆藏精选的硬木家具。冯依凌指: “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枯燥的主题,但我试图让展览变得更有趣,告知现代观眾这些家具如何与他们有紧密关连。”在这次展览,她从知识层面着手,介绍 “ 坐”的概念如何传到中国、椅子的社会等级、椅子的性别化特徵、古代人的用餐方式等。展览结果颇获好评,访客均表示眼界大开,欣赏家具原来可以如此知 性,如此有趣。

 

又例如2018 年的《蓝色之路:来自波斯的瑰丽艺术》,则是啟发自冯依凌一次偕友游歷伊朗。她在伊斯法罕等城市看到当地文物,感到惊為天人,就决意要将它们带到香港展出。最终,两依藏与来自世界各地十数个博物馆和机构合作,举办了亚洲最全面的探讨波斯艺术的展览。“ 这次对我们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一课, 它使我们学会了建立网络并安排活动。”

破格营运 告别枯燥

两依藏博物馆的其中一大破格之处,是鼓励观眾触摸展品,并邀请他们“ 打卡”留念。冯依凌指,她所策划的展览着重互动,希望能避免枯燥,吸引年轻一代。她说,中国古典家具乍听是个枯燥的学术领域,但其实它有非常现代的一面,就连丹麦的现代主义风格家具都从明代家具中汲取灵感。所以不少年轻人参观后,才惊讶地发现自己原来会被古典家具藏品吸引。

 

疫情波及百业,然而冯依凌却指自己算是相对幸运,因為博物馆的空间环境正好与社交距离概念不谋而合。她一直崇尚小团体的参观模式,将每次的参观人数限制在数人范围,并由一位讲解员陪同导览。她更指,疫情甚至加速了博物馆官网上虚拟资源的上载,使网上的虚拟导览、电子图录等变得更為丰富。

 

至於未来,冯依凌透露他们正筹办一个以皇室旧藏為主题的展览,在既有馆藏中,挑选与皇室有关的那些集中展出。她预期展览应会颇受欢迎,因為从经验所见,访客知道某展品与拿破崙或乾隆皇帝有关就会兴奋不已。此外,他们也在考虑策划一个较為冷门的清代紫檀家具展览,让公眾领略到紫檀被低估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