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0年5月
企业逆市求生攻略

歷经中美贸易战、社会气氛紧张,以至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阴影笼罩,令香港经济雪上加霜,旅游业近乎停顿,零售业、饮食业及服务业等更饱受重创。面对当前困境,究竟品牌及企业如何自救,由危转机?
 

 

关家明:应对消费低迷 百业抗疫求变

香港贸发局早前公佈今年首季的出口指数仅录得16,属2006年有纪录以来的新低,反映各行业对未来数月的出口前景甚感悲观。歷年留意指数变化的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总监关家明表示,有关指数源於蒐集六大行业逾500名厂商就叁至五个月的出口展望所得,当中包括电子產品、服装、玩具、珠宝、机械及鐘錶,今年首季调查在今年二月进行。当时本港开始出现新冠肺炎疫症,加上此前中美贸易战及香港的社会事件,已為產品出口构成若干负面影响,再遇疫情衝击,令厂商对復甦的信心更见低迷。

 

限聚少外出 珠宝需求减

芸芸行业中,关家明指按数据显示,以珠宝行业对出口前景最感悲观。相信是基於去年整体行业的出口全部告跌,仅受中美贸易战影响较少的珠宝业尚有轻微升幅,故当疫情掩至,珠宝出口大减,厂商从中感受的反差自然更大,加上疫情短期难见缓和,令他们倍觉忧心。

 

“珠宝需求在疫情下大幅减少亦有跡可寻,因亚洲、欧美等不少国家及地区均為避免疫情蔓延,皆实施封关、关闭娱乐场所及限聚等防疫措施,市民减少外出,对珠宝饰品的消费需求亦会减低,使出口大受影响。”关家明续说,预期要待疫情趋向缓和,各地民眾逐步恢復正常社交活动,对產品的需求量才会再度回升。

 

疫情遍全球 影响更深远

回顾沙士经验,关家明称当时疫情主要集中於亚洲地区,经歷时间亦较短。疫情过后,很多行业的销售情况在短时间内皆见反弹;但是次新冠肺炎影响所及的范围及深度均比沙士大得多,欧美疫情至今仍未平息,令消费需求大為减少,对行业出口构成重大打击。

 

“相对而言,本港的疫情渐见缓和,相信主打本地消费市场的行业企业,可望较快迎来復甦;而一贯以欧美市场為主的行业,料所受影响将较深远,復甦需时亦较长。” 关家明强调,与2008至09年金融海啸时期相若,环球市场同受影响,引致大量企业缩减规模甚或倒闭。而目前已有很多与旅游及零售相关的企业,陆续透过推行减薪、放无薪假及裁员等措施,舒缓经营压力,惟新冠肺炎疫情若持续超过半年甚至一年,相信会有更多企业因难以承受压力而结业,同时导致失业问题加剧。

 

觅各方支援 拓网上平台

是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广泛且深远,关家明相信,政府及工商界等各方面的支援,对扶助企业渡过难关尤為重要。“政府提供逾40项资助计划,适用范畴广及技术、生產及销售等领域,可供企业申请,企业宜与商会保持沟通,及早掌握所需资讯及申请手续,对取得资助料有帮助。”他续指,香港贸发局、香港生產力促进局等公营及半官方机构,亦提供不同类型的支援方案,与企业携手共渡时艰。

 

关家明补充,因应多个大型展会取消或延期,香港贸发局早前特别推出“春季网上採购展”,涵盖科技、家庭用品、生活时尚,时装美容等多个主题,至今已吸纳逾22,000个供应商参与。“网上展销料会成為企业寻找商贸伙伴及拓展销售网络的新趋势,我们亦為中小企推出一系列广及网上支付、增加曝光率及提升网络安全的培训活动,助他们掌握所需技术。”

 

针对行业出口或销售市场方面,关家明坦言,预期欧美地区的疫情需要较长时间才可稳定下来,厂商或企业不应只聚焦於这些传统销售对象,宜考虑开拓一些受疫情影响较低而购买力逐步上升的地区,如大湾区、亚洲及南美地区的新兴市场等,為业务寻找新出路。“中长线而言,期望更多国家及地区在疫情缓和后,可透过商讨及加强合作,将现时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尽量减少,如降低关税及进口配额等,助环球经济及各行业尽快復甦。”

 

 

张天秀:疫情带来改变港人消费模式的契机

17年前,港人经歷沙士一役后,香港经济陷入低谷,為重振香港经济,中央政府推出自由行政策,其后每年内地访港旅客的人次逐年增加,对酒店、旅游、零售等服务行业尤有裨益。但17年后的今天,疫情再现香港,甚至蔓延全球,依赖内地旅客的行业顿时跌入谷底,疫情亦直接影响本地消费者的信心,可谓双重打击。

 

疫情只是打击零售业近因

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客席助理教授张天秀指出,疫情固然是打击零售业的近因,但远因是社会经济“不自然”地发展,“近年零售业的规模或多或少由政策上的配合和偏颇而形成,若產业纯粹因应市场需求而自然发展,万一遇上危机、考验时未至於出现如此巨大的衝击。”

 

张天秀坦言,香港不能够单靠某些行业赖以生存,此举除了加剧香港的贫富悬殊,长远来说也窒碍经济的健康发展。即使疫情过后,他认為,香港也几乎不可能像当年沙士后靠自由行“打救”催谷经济。

 

宜趁机革新营运模式

疫情严峻,人人都害怕出门;加上闹口罩荒,政府又呼吁减少外出,市民外出消费意欲下降,消费习惯亦随之改变,纷纷由过往於实体店购物转為网上购物。似乎网络行销成為零售企业的求生出路。

 

到商场消费购物向来是香港人假日的指定动作,他们亦较习惯於实体店购物。张天秀表示,现在是最好时机改变他们的消费习惯,让他们在疫情期间渐渐适应这种购物模式,习惯一旦形成,日后亦会继续乐於选择网上购物模式。“当整个市场环境不断变化,消费模式、消费者类型亦转变,如企业的营运模式不变,便难以生存下去。”他续指,对比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前者的营运模式较灵活,较容易因应市场变化而作出改变;反而后者则相对困难,因大型企业有既定的管理架构和营运模式,改变往往需时。

 

审视经营状况 转型刻不容缓

社会消费模式逆转,传统行业会否出现“大洗牌”?“不至於洗牌,洗牌是要连根拔起,以新代旧,但香港市场无法做到,有些行业不会因市场改变而连根拔起。”因此,企业的生存关键还在於及时转型。

 

张天秀提出叁点,供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思考箇中的轻重。“一、是否继续现有的营运模式;二、在现有营运模式下,能否作出一些额外改变,如加强綫上和綫下销售的整合、增加產品种类等;叁、现有营运模式能否在市场保持长远竞争力?”他强调,当业务不能达到预期回报,便要思考是否继续经营相关业务。

 

虽然当前香港经济的确面临重大挑战,但张天秀坦言,期望藉此危机可以改变香港经济结构,给予空间让不同行业有所发展,并重新思考和建立与时并进的营运模式,这样不仅惠及零售业,香港的长远经济才有长足的发展。

 

 

吴秋全:创新求变战胜经营寒冬

香港经济在短时间内先后受到叁波严重衝击:中美贸易战、社会运动及新冠肺炎疫情,百业萧条,各行各业的经营更见艰难。MCL品牌顾问有限公司创办人兼首席品牌顾问吴秋全认為,香港承受连环衝击后,预期将陷入经济衰退的阶段,“中美贸易战主要影响贸易和出口业,但去年的社会运动则各行各业无一倖免,将香港自开埠以来累积的雄厚资本、世界声誉、城市品牌等一下子打破,是非常严重的内耗。”近日疫情在全球蔓延,使环球经济活动全面停摆,令香港经济雪上加霜。

 

经营须另闢蹊径

大企业尚有充足资源捱过短期衝击,但一些中小企或初创公司又如何战胜当前逆境?“短期的应急方案,只能依靠政府的抗疫防疫基金提供援助,期望捱得过这几个月的苦况。但长远来说,各行各业的公司,不论规模大小,都应重新审视经营模式,认真思考经营方针。

 

吴秋全坦言,以往的成功方程式在现今经营环境已不管用,“香港由渔港蜕变成工业、商业、金融中心,近年积极打造為旅游城市、国际都会,各行业百花齐放。经过多年发展,香港的经营环境与商业发展已非常成熟,各行业都达致高水平,入场门槛愈来愈高,创业者欲加入并不容易。”以饮食业為例,以往创业者可在街上推车仔卖鱼蛋,但现在经营餐厅需申请不同牌照及通过多项检测才可营业。

 

危机中寻突破

因此,企业要在已饱和的商业环境中求存,必须备有强劲的创价资本,在身处的行业创造新价值,“以往香港的消费生态圈依靠人流,有人就有生意。但现在的经营环境已不能再靠实体人流支撑,公司必须创新。未必一定是科技创新,可以是经营方向、求生方法、盈利模式等层面创新,例如零售业发展网购,餐厅转做外卖等。企业唯有发掘更多突围而出的方案,才可持续经营。”

 

疫情爆发确实令各行各业承受巨大经营压力,但有危才有机。吴秋全认為,疫情后最快復甦的将是提供解决各种问题方案的公司,“最显而易见的是关乎健康与衞生的行业,因经此一疫,全球民眾都会增加防疫意识、注重健康,為相关行业创造商机。”

 

此外,凡是能够应对社会、经济、健康、生活等议题的企业,若可提出突破性的解决方案,都会更具能力在未来的经营环境下站稳。“以我们公司為例,因感疫情对各国民眾带来了无比伤痛,便决定设计不同造型及字体的T恤,為全球受影响的地区及国家打气。”吴秋全指,首批T恤设计已涵盖50个国家或地区,希望藉同理心引发大家无分国界、种族的关爱共融,為各地民眾表达一点心意。

 

转型再出发

至於目前仍在所属行业努力挣扎的企业,吴秋全认為,不要再眷恋企业过去的辉煌歷史,重新建立品牌,為企业展开新一页。他指出,企业可参考“品牌成功7R法”,因应自身的行业结构,寻求最合适的转型,“7R分别是Redesign(重新设计)、Revitalization(活化)、Revamp(形象重塑)、Reconfiguration(重整梳理)、Rejuvenation(更新)、Repositioning(重新定位)及Reinventing(再造),藉此重新审视行业发展趋势,方可与时并进,突围而出。”

 

“就好像旧式凉茶舖推出樽装凉茶,打造年轻形象,成功开拓年青人市场;有药油公司则研发不同气味的药油,广受消费者购买使用。肯去‘改变’就是企业在不明朗经济环境下的必要任务。”吴秋全强调,现时香港各行各业正处於临界点,企业要探索自身优势,勇於求变,才有望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