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19年9月
生活体验构建国际关系产业化

我们日常从网络、电视或报章看到国际新闻,远在天边发生的事情,似是遥不可及。近年踏上创业路的国际关係学者沉旭暉,则透过生活化及消閒的经营方式,让国际关係“落地”,使这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可以更加普及。

 

在一般人眼中,国际关係是一门比较“离地”的学问,沉旭暉经常思考如何将这个学科的元素变得更“贴地”。“从前我们会把阅读、饮食、消閒等视為独立的事情,现在我们谈的是知识型消费,可以透过衣、食、住、行过程中吸收国际知识,消閒之餘,亦有life enrichment(丰盛生活)的元素。”

 

从生活中实践终身学习

“知识型消费”是一个怎样的概念?沉旭暉观察到,在这个世代,大家不只是纯粹地消费,更追求终身学习,而学习不局限於课堂,更可通过生活不同体验来学习。

 

“过去社会分工如教育机制、消费机制等都很rigid(死板),但在当前大数据及AI的潮流下,全世界探讨的是去中介化,很多事情都变得零碎。就以教育為例,过往区分了不同的科目,现在则着重不同的学习体验,如透过喝一杯咖啡,了解咖啡豆的產地、甚麼是公平咖啡等,这是因為我们喜欢咖啡,才衍生了对这些知识的兴趣与追求,是一种由小见大、edutainment(寓教育於娱乐)的概念。”透过连繫生活上许多零碎事情,从中建立一些可以產生协同效应的“education plus”(“教育+”)產业,就是沉旭暉推动国际关係產业化的初衷。

 

六大范畴產生协同效应

2017年,沉旭暉成立初创公司GLOs(Glocal Learning Offices),当中的Glocal包含全球(Global)和本地(Local)两个概念,国际关係產业包括六大范畴,每个范畴都集合了4至5间公司。

 

“旅游方面,我们有主打冷门地方作深度旅游的旅行社;创意方面,我们有来自韩国的IP figure手机女孩(Mobile Girl);生活方面,我们有举办国际关係深度讲座的café;教育方面,我们与新加坡的伙伴合作,為儿童提供编程教育;研究方面,我们与台湾的出版社合作,出版国际关係的书籍;在社区方面,我们则有為企业提供文化智商(Cultur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CQ)评估系统的顾问服务公司。现时我们网页上的公司仍未齐备,亦不断有新公司的加入。”沉旭暉坦言,国际关係產业的合作公司伙伴都不是抱着要“赚大钱”的心态,反而希望在互相推动下能有更多相关的公司出现,丰富人们的生活。

 

反传统的品牌建立方式

从事不同业务的公司结合成為“国际关係”的產业,看似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炒埋一碟”,这与传统经营路线可谓完全相反,即创立一间公司,让其发展并成為“品牌”,再利用品牌拓展不同业务。沉旭暉期望以颠覆传统的方式,透过建立品牌,将看似零碎的事物集合,并產生协同效应。

 

“我的角色就是建立国际关係產业的品牌,并把这些零碎的东西放到整个品牌版图上的不同的地方,慢慢建立出一个ecosystem(生态系统),让不同公司都能透过这个品牌扩展客源,或增加自己的发展潜力,达至双赢,我认為这些mix and match(配搭)是有趣的。”沉旭暉强调,国际关係產业每间公司的经营和运作,都交由不同领域的专家主理,分工明确,让整个概念能够实践出来。

 

知识型消费群成目标对象

由学者到初创企业家,过程中沉旭暉又面对怎样的转变?答案不是营商的理论与实战,反而是对於“我”这个身份的转变。“学者的训练很强调一种抽离、客观的心态,要把‘我’这个身份放下(impersonalized),才可客观分析事情。反之,这个时代的初创强调品牌的个人化、个性化,一间公司由第一天起,便要展示其个性,因為在未来的世界,真正不能取代的是brand value(品牌价值),因此学者impersonalized的态度,与商业上很强调个性的元素是存在衝突,我需要经常转换不同的身份。”

 

正在崛起的知识型消费客群是国际关係產业的目标顾客对象。“在大数据的发展下,现时市场讲求‘一篮子消费’。我经常会想,一个喜欢到伊朗旅行的中產人士,他们应该也会喜欢悠閒地坐在咖啡店里写作、看书,那麼他们亦很可能愿意听一至两小时较為沉闷的深度知识讲座;同样,若他们有子女的话,我相信在中英数这些传统科目之外,他们更希望让子女学习编程。因此,我们產业的目标客群,就是一群具共性,希望在工餘时间追求知识的知识型消费群。”沉旭暉相信,当整个產业变得更為成熟时,将能集合同质性较强的客群,形成完整的產业生态,最终达至真正的知识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