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闻稿
2021“中总论坛”圆满举行

「2021中总论坛」圆满举行

袁武吁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陈茂波 钱军 汪涛分析新一年经济发展前景

彭耀佳 林宣武 谢邱安仪 李蕾前瞻行业发展机遇

 

香港中华总商会今天(13日,星期叁)举办「2021中总论坛,以「新格局下的挑战与机遇」為主题,邀请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担任主旨演讲嘉宾,探讨新一年经济形势与发展前景。復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钱军、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兼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分别担任专题演讲嘉宾,剖析环球及内地经济新格局。论坛并设对谈环节,邀得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彭耀佳、香港生產力促进局主席林宣武、香港零售管理协会主席谢邱安仪及尚乘数科首席执行官李蕾,共同讨论在当前经济及社会形势下本港不同行业的发展前景与未来部署。

 

袁武:融入国家发展是必然选择

中总袁武会长致辞时表示,去年全球各地经歷前所未有挑战,香港经济亦受到沉重打击,预计新一年本港经济仍将受疫情、中美关係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他指出,「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為香港经济带来新机遇。香港融入国家发展是必然选择,透过「一国两制」和自身独特优势,推动加快与大湾区全方位合作,强化作為连接内地与国际的中介角色,打造成為「双循环」交匯点。

 

陈茂波:挑战仍在 曙光渐现

陈茂波司长指出,全球经歷了艰难的2020年,各地控制疫情措施影响了经济正常运作。内地应对疫情成效显着,成為唯一录得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香港经济受中美关係、社会事件、新冠疫情衝击,估计2020年将收缩6.1%。新一年经济转机渐现,惟仍潜藏风险。内地经济快速反弹,是支持香港復甦的强大后盾。特区政府将透过推动紓困措施和积极财政政策,缓减经济下行压力。

 

疫情令商业运作、个人消费模式出现结构性变化,并进一步迈向数码化发展。当局将积极提升香港创科发展优势,深化与深圳河套区合作,加强人才培育和科研资源投放,携手促进创科產业发展。此外,疫情促使產业及供应链生态转变,香港必须作好应对準备。特区政府正积极扩展自贸协定网络,包括争取成為第一批在RCEP生效后加入的经济体。

 

陈茂波在答问环节提到,今年预算案在增加开支的同时,也要保持公共财政稳健,将集中资源為受严重影响行业提供针对性支援。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积极推进「双循环」发展,香港可透过粤港澳大湾区作為走进内循环的切入点,并在外循环发展肩负「中介人」和「促成者」角色。当局将透过一站式支援及「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等,為拓展大湾区和其他市场创造更广阔空间。

 

钱军:内地金融市场发展亮丽

钱军分享对环球及内地金融市场发展意见。他认為,内地国债收益率高,加上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趋势,有关投资较欧美国债更為吸引。内地去年落实签署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令内地企业可受惠RCEP成员较低的关税,并清除投资欧洲国家的政策不确定性,对投资者是利好消息。香港作為连繫内地与其他国家的桥樑,当可从中受惠。此外,内地推出数字人民币,其跨境支付应用将是带动未来金融发展的重要元素,香港可发挥国际金融中心作用,积极配合推动数字人民币长远发展。

 

钱军亦提及美国股市去年大幅波动,惟除科技行业表现较突出外,美股整体表现一般。内地股市波动则较美国為少,日常消费行业股的表现较出色。钱教授特别提到上海科创板,其上市条件强调持续经营能力,给予尚未有盈利能力的企业也可在科创板发行上市的机会。

 

汪涛:创新驱动為内地提供发展潜力

汪涛认為,疫情对全球带来深远影响,不但对各地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打击,不少国家在抗疫过程中,也暴露出在公共卫生、產业链上的脆弱性;同时亦加速了数字化经济发展,消费、生產将转趋线上化。

 

她续指出,在疫苗面世下,今年环球经济可望迎来復甦,预期全球经济增长将由去年收缩3.5%反弹至6.3%正增长。内地经济更有望录得逾8%增长,主要受惠内部消费復甦,而全球经济恢復,亦将推动中国出口增长。此外,国家提出「双循环」战略,其中以「创新驱动、科技自立」作為重点之一,将更有效发挥内地市场的潜力。

 

香港方面,虽经歷了疫情和社会事件双重打击,但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依然稳固,今年亦录得资金持续流入。汪涛认為,香港未来应把握「双循环」发展机遇,继续巩固作為外资进入内地市场的窗口,同时积极扮演内地资金进入亚太地区的平台角色。

 

嘉宾对谈:积极转型应对新常态

各对谈嘉宾就旅游零售、金融、工业转型等发展新趋势,以及如何适应疫情新常态分享意见。彭耀佳表示,疫情令访来港旅客下跌近九成。旅发局及业界在疫情期间仍积极部署,继续维持香港曝光率和吸引力,冀待疫情过后能迅速復甦。他指出,即使疫情过去,要吸引旅客重临香港,前提是要提供安全环境;未来旅游相关行业必须加强抗疫、卫生水平,长远要争取高端旅客,拓展“Business & Leisure”旅游產品,并与大湾区城市加强合作,提供一程多站行程,提升香港旅游业竞争力。

 

林宣武提到,疫情进一步显示香港企业急需转型,而工业智能化将充当转型的火车头,其中食品、中成药、精密加工等行业将最為受惠。他指出,「香港製造」这个品牌是瑰宝,在不少外国企业眼中是品质保证。香港在不少原材料、高科技產品进口较内地有优势,高增值、高技术含量的產品应留在香港生產,再配合智能化转型,将為香港工业发展带来机遇。

 

谢邱安仪指出,由社会事件至疫情,香港零售业经歷了有史以来最困难时期,高昂租金仍是零售业最大负担。疫情何时完结仍是未知之数,预计今年上半年零售市道依然淡静,但艰难时期也要推动零售业求新求变。她鼓励业界积极拓展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迎合日渐普及的网上消费习惯,并将过往自由行来港消费模式转成线上购物,為零售业开拓新商机。

 

李蕾则就虚拟金融发展分享意见。她指出,香港虚拟银行成本较传统银行低,利润也较高,发展前景不俗。今年香港虚拟银行将推出更多创新服务,包括线上支付、线上保险等。虚拟银行採用大数据分析,为客户提供高度个人化及自动化服务。目前,业界要获取足够客户数据有一定困难,期望特区政府可给予适当支援,而金管局即将推出的商业数据交流(Commercial Data Interchange)能进一步支持香港金融科技发展。

 

论坛假中总礼堂举行。王惠贞副会长主持司长演讲答问及对谈环节,谢涌海副会长则担任专题演讲环节主持。鉴於疫情关係,今年活动亦於线上同步进行,部份演讲嘉宾和参加者透过视像方式参与,跟现场出席人士交流互动。参与的中总首长尚包括曾智明、李应生、杨华勇、胡晓明、陈仲尼、张学修副会长,霍震寰荣誉会长,蔡冠深名誉会长,林铭森、陈幼南、王国强荣誉会长,联同一眾常董、会董及会员,友好商会、工商团体领导、工商各界专业人士等逾400人。

 

香 港 中 华 总 商 会

2021年1月13日

 

 

2021中总论坛演讲及对谈精华

 

欢迎词

袁武先生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

  • 新一年本港经济将持续受疫情、中美关係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随着疫苗开始使用,加上不少国家推出振兴经济方案,相信可為今年全球经济重回正轨燃起希望。
  • 「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為香港经济带来新机遇。香港加快融入国家发展是必然选择。
  • 香港必须借助内地经济增长势头,推动与大湾区全方位合作,拓展内地庞大市场,对接国家发展新契机,并充分发挥国际贸易枢纽优势,强化作為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中介角色,打造成為「双循环」交匯点。

 

主旨演讲

陈茂波先生 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

经济回顾与展望

  • 2020年是艰巨一年。疫情肆虐,各地政府採取严厉措施,环球经济承受前所未见衝击。
  • 内地疫情迅速受控,加上多项财政和货币政策,经济自去年第二季强劲反弹,相信是2020年全球唯一能有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美关係对世界经济和地缘政局影响仍有待观察。
  • 香港经歷四波疫情,经济民生饱受衝击。估计2020年经济收缩达6.1%,是有史以来最严重衰退,亦是连续两年负增长,乃有纪录以来首次。劳工市场亦急剧恶化。
  • 新一年经济「挑战仍在、曙光渐现」,復苏速度和力度取决多个内外因素。
  • 内地经济料强劲增长,是支持香港经济的强大后盾。惟旅游业估计还需较长时间恢復。中美关係往后演进仍将影响环球经济和金融市场。
  • 随着疫苗广泛接种和疫情管控效果提升,本港经济復苏动力可望在下半年增强。特区政府将维持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开支,缓和经济下行压力。

 

思考疫后新常态

  • 疫情对经济影响可能由量变质。消费行為、企业生產、商业模式或现结构性转变。数据化管理、线上营销及物流配送等将变得越重要。
  • 疫情加快去全球化趋势,保护主义抬头,產业及供应链生态转变,香港必须作好準备。特区政府正积极扩展自贸协定网络,包括争取成為在RCEP生效后首批加入的经济体。
  • 疫情带动创新科技和数码转型。香港在吸引创科人才和顶尖科研力量有明显优势。香港应加强与深圳合作,组成涵盖上中下游创科產业链,将大湾区发展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 政府积极协助市民和企业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机遇,包括推出「GoGBA」一站式支援平台,透过「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鼓励企业聘请本地大学毕业生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
  •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积极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香港可透过CEPA等措施,加强港商推动优质產品内销、拓展进口分销业务,积极参与内需市场。
  • 香港在「外循环」可提供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商务和高增值服务,发挥「中介人」和「促成者」角色,助力国家建设的同时,自身也得到更广阔发展空间。

 

专题演讲

钱军教授 復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

  • 美国股市去年走势有如过山车,波动很大,指数受疫情影响曾大幅下跌,但因政府採取宽鬆财政措施,指数很快大幅反弹。除了科技行业表现凸出外,整体而言美国股市表现一般。
  • 内地股市的波动则较美国的為少,而日常消费行业的表现则较出色。
  • 上海科创板,上市条件强调持续经营能力,尚未盈利的企业都可以在科创板发行上市。
  • 内地国债收益率达3%,而欧美国债只有0.5%甚至负数。加上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以及中国国债佔国内生產总值比重低於欧美国家的水平,投资内地国债比欧美国债更為吸引。
  • 内地去年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令内地企业可受惠於RCEP成员较低的关税,以及清除投资欧洲国家的政策不确定性,对投资者是利好消息。香港作為连繫内地与其他国家的桥樑,当可从中受惠。
  • 内地推出数字人民币,其跨境支付的应用将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香港作為国际金融中心将可发挥推动数字人民币的作用。
  • 疫情摧毁一些老行业,但亦催生新產业,当中科技公司ZOOM為表表者,股价大幅上升。

 

汪涛博士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兼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 疫情对全球带来深远影响,不少国家在抗疫过程中,暴露出在公共卫生、產业链上的脆弱性,同时加速了数字化经济发展,消费、生產将转趋线上化。
  • 今年环球经济可望迎来復甦,全球经济增长将由去年收缩3.5%反弹至6.3%正增长。
  • 内地经济更有望录得逾8%增长,主要受惠内部消费復甦,以及全球经济恢復。
  • 国家提出「双循环」战略,其中以「创新驱动、科技自立」作為重点之一,将更有效发挥内地市场的潜力。
  • 香港虽经歷了疫情和社会事件双重打击,但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依然稳固。
  • 香港未来应把握「双循环」发展机遇,继续巩固作為外资进入内地市场的窗口,同时积极扮演内地资金进入亚太地区的平台角色。 对谈环节

 

彭耀佳先生 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

  •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来港旅客下降近九成,旅游业进入冰封时期。儘管如此,旅发局及业界在疫情期间仍积极部署,继续维持香港的曝光率,冀待疫情过后能迅速復甦。
  • 面对区内其他城市的激烈竞争,旅发局在疫情期间继续推出各项线上及线下的推广活动,并联合业界及社区伙伴提升香港旅游的吸引力。
  • 即使疫情过去,要吸引旅客重临香港,前提是要提供安全的环境,因此未来旅游相关行业必须加强抗疫、公共卫生设施的水平。旅发局并与香港品质保证局合作,為符合标準的业界提供认证,提高旅客和消费者的信心。
  • 长远来说,香港旅游业应争取高端的旅客,拓展“Business & Leisure”的旅游產品,并与大湾区城市合作提供一程多站的行程,藉此提升香港旅游业的竞争力。

 

林宣武先生 香港生產力促进局主席

  • 疫情进一步显示香港企业急需转型,而工业智能化将充当转型的火车头,其中食品、中成药、精密加工等行业将最為受惠。
  • 「香港製造」品牌是瑰宝,在不少外国企业眼中是品质保证。
  • 香港在不少原材料、高科技產品进口较内地有优势,高增值、高技术含量的產品应留在香港生產,再配合智能化转型,将為香港工业发展带来机遇。

 

谢邱安仪女士 香港零售管理协会主席

  • 由前年的社会事件至去年的疫情,香港零售业经歷有史以来最困难的时期,而高昂租金仍然是零售业的最大负担。一般租约以叁年计算,不少零售业租户在人流和消费均下降的情况下,仍要支付高昂租金。
  • 疫情何时完结仍是未知之数,除了如超市及食品的销情较理想外,预计今年上半年零售市道依然淡静,特别是与旅游相关的零售类别暂未许乐观。
  • 过去一段较长的时间,香港零售业因自由行的强力带动而蓬勃发展,故创新转型的意欲不高。面对当前经营环境艰难,反而促使零售业求新求变,期望业界积极拓展线上线下的全渠道销售,一方面迎合日渐普及的网上消费习惯,并可将过去自由行旅游来港消费转成线上购物,為零售业开拓更多发展空间

 

李蕾女士 尚乘数科首席执行官

  • 香港虚拟银行减省操作流程,成本较传统银行為低,利润也较高,发展前景相当不俗。
  • 2021年,香港虚拟银行将会推出更多的创新服务如线上支付,以及线上保险等。
  • 虚拟银行为客户提供高度个人化及自动化的服务,须採用大数据分析。然而,目前业界要取获充足的数据有困难,
  • 期望特区政府可支援业界开放数据。 期望金管局将推出商业数据交流(Commercial Data Interchange) 能支持香港金融科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