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立会汇报
立会汇报 - 切实扶助新产业茁壮成长

今年全球的政治、经济局势复杂多变,必须居安思危,切实扶助新產业茁壮成长。

 

行政长官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一如既往、毫不鬆懈地為本港社会积极筹谋,提出多达180多项新的政策措施建议,也呈现了这届政府近四年以来在各方面施政的努力,例如在安老扶贫、觅地建屋及医疗方面。然而,今年全球的政治、经济局势复杂多变,必须居安思危,切实扶助新產业茁壮成长。

 

偏重“硬实力”投放

今年施政报告有关创新科技的内容甚為丰富,只可惜过於偏重“硬实力”的投放,忽略了“软实力”。例如加强了投资创科產业的硬件,敲定落马洲河套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大型计划、科学园旁边兴建“创新斗室”,向在科学园的创科人员出租工作空间与宿舍,又在莲塘和香园围口岸附近预留大面积用地以供发展,都是值得欢迎的措施。

 

相对来说,支援创科產业的“软实力”就显得不足够。首先,现有法律未能追上不停蜕变的创科新型商业模式,限制了创科產业的发展,仍然未能得到政府足够重视。例如近期几家用户眾多的国际创科企业,包括网络召车服务(Uber)、出租住宿民宿服务(Airbnb)这类“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都因為本地法规的问题,以致在香港的发展遇到阻滞。

 

《版权法》重提无期

知识產权对於保护创新科技成果亦十分重要,是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去年因立法会拉布而致使《版权法》修订被腰斩,至今未见政府提到何时会再度闯关,不幸地给予外界的讯息就是“修例无期”。本港完善的法律制度、具国际视野的专业服务都是既有的“软件”优势,但如果要追上国际趋势发展创科產业,就必须处理好新產业与旧有商业模式之间的矛盾,扫除“软实力”现存的这些弱点。

 

施政报告没有针对性措施促进本港的创新投放,以及加强政府政策支援,亦令人失望。创科局成立后,创科氛围确实有所提升,亦吸引了如瑞典的卡罗琳医学院和麻省理工的创新中心等权威性机构在港设立分支,但无改本港创科投放不足的困境。目前,本港科研资金连同私人投入仅佔GDP的0.7%,政府投入只佔0.4%。比较之下,远逊於以色列的4.4%、韩国的4.1%,以及邻近的新加坡和台湾都有约2%,亦远比一般发达国家及地区的3%资源投放量為低。

 

展魄力制定政策蓝图

特区政府应该见贤思齐,拿出魄力制定对科研发展的整体政策蓝图,增加社会投放,包括鼓励企业投放更多科研资源,同时為科技发展行业提供税务优惠,让行业在研发、人员培训及购买高科技设备的开支都可以获得税务扣减;政府亦可考虑為从事科研的初创企业设立免税期及降低利得税率,让创科聚焦发展例如机械人、医疗科技、智慧城市等本港具有发展优势和潜力的范畴,令到科研成果能成功商品化或发展成為香港品牌。

 

针对本港过往多年忽略培养理、工研发人才,窒碍创科產业发展的弊病,政府必须痛定思痛,致力优化教育政策和在社会上促成崇尚创新科研的风气。

 

现时,香港八大高校每年只培训几百名工程及科技研究生,连理科研究生只是一千多人,且毕业后不一定从事科研行业。据2014年统计资料显示,香港科研人员总数只有2.6万人,以本地人口比例计,较经合组织国家為低。

 

激发年青人创科热情

如果政府想鼓励更多年青人投身科研创新,就要為他们从小培养浓厚的兴趣,包括应考虑把STEM学科(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由编程教育纳入必修课程,在中小学课程上全方位加强。我建议可借镜美国经验,邀请美国太空总署定期与学校合作,让学生从小接触各式各样的天文知识,认识火箭的构造和相关的科学原理,不单让学生感到造火箭和上太空并非遥不可及,更重要是加深他们对科学的梦想和兴趣。其实,中总自2009年起,每年独家赞助“少年太空人体验营”,让本港中学生远赴北京及酒泉的航天基地,接受航天员日常训练及学习航天科技知识。对於中学生,政府可与科技龙头企业合作提供STEM教育资源,灌输科研行业的相关知识,激发他们将来投身创科行业的热情。

 

如对上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欢迎向廖长江议员反映。
地址:香港中区立法会道1号立法会综合大楼703室
电话:2576-7121
传真:2798-8802
电邮:legco.office.li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