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立会汇报
立会汇报 - 香港与内地融合是机遇

香港与内地交往日益频繁,经济趋於融合,但文化及价值观的差异引起两地矛盾。事实上,回归以来中央给予香港巨大支持,更推出不少措施振兴香港经济。而香港长期為国家改革开放作出贡献,从中亦拓阔了自己的经济腹地。未来香港应发挥优势,配合内地改革,寻找当中的新机遇。

 

自回归以来,香港跟内地的交往与经济关係日益频繁。但与此同时,随着两地互动增加,加上文化及价值观上极大的差距,香港却充斥着一种抵制内地的负面情绪。香港与内地矛盾箇中因由错综复杂,平心而论,香港与内地的意见不一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特区政府作為两地沟通桥樑,最重要的工作是加强两地联繫合作沟通,缓解融合中的阵痛,使两地关係健康发展。

自香港经歷殖民地时代开始,两地社会的文化发展经已走上不同的道路。香港特区政府是根据国家宪法和中央人民政府授权,按照《基本法》规定而实施的政治体制,社会及经济运作均依法而行,保留“九七”前各种不变的关係,而香港与内地经济一体化更是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

中央助香港渡难关

回归以来,中央政府一直严格坚守“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政策,更从未在香港抽取任何经济利益。相反,中央政府每每在香港遭遇危难之时,及时出手鼎力相助,协助香港渡过难关,给予巨大的支持。

中国崛起势头凌厉,大批内地人来港购物、置业、就业、读书等,港人担心被抢去饭碗及各种核心价值,演变成具体的负面情感。最近,不满情绪及宣洩途径更有恶化跡象,一些强调本土主义的社会行為亦逐渐涌现,情况令人担忧。

内地不断推出惠港措施

自从开放改革以来,内地经济高速发展,反观香港经济多年来在科技及创意文化上先天不足,在经济全球化和内地改革开放的衝击下无法达致產业升级转型,难以走出“去工业化”的死胡同,香港对中国经济贡献的重要性已今非昔比。幸好内地推出一系列的惠港措施如CEPA及泛珠区域发展等,帮助香港寻获自救的重要出路。

CEPA作為中央惠港的重要措施之一,实施10年来,不论是在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方面均加速本港企业拓展内地市场。截至2013年底,内地已对香港採取403项开放措施,对港服务贸易开放部门达149个,佔世贸组织160个服务贸易部门分类的93.1%,不但服务贸易受惠於内地,粤港两地货物贸易进出口也增长了超过10倍,累计关税优惠更高达约40亿元人民币。CEPA的诞生,造就了香港从转口贸易為主导角色转型至服务贸易的重新定位,正正反映内地对香港的重要性。

在金融服务业方面,特别是在2004年CEPA的生效和2007年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开展期间,内地市场已成為香港金融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数据显示,在证券市场方面,2013年内地主板市场的成交量和市值分别佔香港股票市场总量的53%和39%,成為最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地位举足轻重。

刚刚出台的“沪港通”互联通,更让香港的金融业延伸至遍地商机的内地市场,提升香港作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亦為人民币国际化迈出更重要的一步,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促进两地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相得益彰。

除此之外,在旅游业方面,内地居民赴港旅客人数从1997年至2013年已增长超过15倍,当中自2004年CEPA的实施更扩大了“个人游”旅客的增长,人数年均增长率接近24%。而香港旅游业附加值佔香港GDP的比重亦从2.6%上升到4.4%,从事旅游业的就业人数佔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也逐渐增加,从3.4%上升到6.2%。虽然单单旅游业对於GDP的贡献率十分有限,但对於带动其他相关行业如餐饮、海陆空运、会议展览等的產业发展实在不容忽视。

在国家改革中寻找机遇

归根究底,香港作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经济发展总不能独善其身,加上一国两制根深蒂固,共荣共损已成不争的事实。歷史证明,香港作為内地联繫世界的桥头堡,发挥“走出去”与“引进来”的作用,為国家改革开放贡献不少,自身亦从中拓阔了腹地,获益良多。 中央已明确表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未来潜力无可限量,无论是在专业服务业发展,还是人民币离岸中心等建设,都為两地经济合作扩阔了通道,更為香港提供千载难逢的新机遇。

下一步,我们必须探讨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跟上内地改革转型的发展步伐,寻求新定位,并进一步争取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经济带领到社会民生领域合作的全面升级,令香港安定繁荣。

 

如对上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欢迎向廖长江议员反映。
地址:香港中区立法会道1号立法会综合大楼703室
电话:2576-7121
传真:2798-8802
电邮:legco.office.li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