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立会汇报
立会汇报 - 支持“明日大屿愿景”

“明日大屿愿景”不但是解决本港土地不足非常有效的方案,更可為香港提供一个很理想和适切的据点来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并一併理顺本港经济、社会、民生多方面的发展。

 

立法会上月按照惯例,连续叁日就内务委员会主席提出的《致谢议案》辩论行政长官的年度《施政报告》。一如外界所料,今次辩论的焦点主要落在报告内〈土地供应〉篇章下的“明日大屿愿景”。

 

基於土地短缺已成為本港当前最严峻的问题,对经济及社会发展举足轻重,同时是市民最关注的民生问题,议事堂热议这个香港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工造岛计划,亦是顺理成章。惟令人愤慨的是,儘管“明日大屿愿景”受到多方好评,议会内外都有一些人立场先行,想方设法製造群眾恐慌,说它“掏空库房”、应“先用棕地”等,即使当局及不少经济学者专家都已作出回应,反证这些所谓“理由”不堪一击,反对者仍置若罔闻。今次《致谢议案》就有反对派议员提出修正案促政府“收回”或“搁置”“明日大屿愿景”,明显是想把整个计划消灭於萌芽之中。

 

事涉重大公眾利益

鉴於事涉本港非常重大和长远的公共利益,我在这场辩论发言时特意用上很长篇幅集中讨论“明日大屿愿景”,目的是要向社会传递清晰、具事实基础的讯息以正视听,更重要是讲解此计划对改进民生的重要性,以及对本港未来发展的战略意义,引导市民大眾以开放态度和大局意识来看清有关计划,避免陷入反对者似是而非诡辩造成的“争议”而阻碍整体社会前进的步伐。

 

其实只要站得够高、望得够远,便知“明日大屿愿景”的意念是立足於新时代的需要,由区域发展大局着眼;它不但是解决本港土地不足非常有效的方案,更為香港提供一个很理想和适切的据点来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并一併理顺本港经济、社会、民生多方面的发展,為未来再上台阶打好基础。基於本文篇幅所限,只能简述其中部分重点如下。

 

首先,刚开通的港珠澳大桥进一步打通了整个大湾区的高速交通网,令本港接上珠江西岸的快速连接通道,便利通达粤西地区的加工製造业腹地,还能以港珠澳大桥為走廊,促成香港东大屿核心圈、澳门新城区核心圈、珠海横琴湾核心圈等多区域协同发展。港珠澳大桥亦是面向东盟的海陆国际大通道,足以成為“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枢纽据点。而“明日大屿”的所在地,正是处於这样一个战略位置。

 

近大湾区适切据点

港珠澳大桥的香港口岸座落在大屿山,旁边有五小时飞行航程已可涵盖全球一半人口的香港国际机场,令大屿山成為通往世界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双门户”,完全体现了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优势。按当局的构想,单是交椅洲的1,000公顷人工岛已可建成超过4,000万平方呎商业楼面,差不多等同另一个中环。这个新开发的核心商业区还有完善交通网络连接港岛中区的传统核心商业区,同时与集高增值物流、展览商贸服务於一身的大屿山“机场城市”协同发展,更重要是这个新核心商业区能够紧贴大湾区这个广阔市场的发展,箇中种优势不言而喻。

 

改善民生惠及基层

同样重要的是“明日大屿愿景”可提供大量土地解决本港的“房屋荒”,基层、中產和年轻专业人士都可受惠。按当局的构想,“明日大屿”会由2032年起分阶段增加供应26至40万个住宅单位,供70万至110万人口居住,当中政府承诺提供可负担的公营房屋,本港八至九成家庭都合资格申请;按照公私营7:3比计,餘下的房屋土地亦可提供优质居住环境,增加中產上车或“换楼”的选择,并增强吸引外地精英来港发展的诱因。紓解“房屋荒”后的正面影响亦可望幅射全港,有助楼市回復较健康发展。此外,整个计划还会大兴道路及铁路基建,连接欣澳、屯门南,并接通整个西铁系统,成為理顺本港交通基建、紓缓现时新界西结构性交通挤塞的契机。全新人工岛“碳中和”的城市规划,亦有利本港迈向低碳经济。

 

今天,土地不足犹如扼住了本港社会的咽喉,成為我们继续向前发展的最大樽颈,并且严重影响民生。若只是一味反对“明日大屿愿景”,又无法拿出可行、足可解决本港短、中、长期土地短缺问题的替代方案,实际上是在扼杀现时屈居在劏房狭小床位的基层市民的希望、扼杀年青人向上流的希望、扼杀香港实现经济多元化和把握大湾区机遇的希望,对於这股歪风我们必须全力抵制。今次反对派就《致谢议案》提修正案阻挠计划失败只是第一仗,相信随着“明日大屿愿景”将来申请拨款及开展计划,议会内外的衝击还会陆续有来,而為了香港的未来,我亦会继续坚守阵地。

 

如对上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欢迎向廖长江议员反映。
地址:香港中区立法会道1号立法会综合大楼703室
电话:2576-7121
传真:2798-8802
电邮:legco.office.li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