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80年代,香港工業曾經鼎盛一時,成為當時最大產業,對本港的GDP及就業貢獻良多。隨着內地改革開放,本港工廠紛紛北移,香港製造業亦不復當年。今年《財政預算案》提出20億元的“再工業化資助計劃”,希望利用創新科技帶動先進製造業發展,為香港工業來一個華麗轉身。
黃克強:重新定義香港“工業”
近年特區政府積極推動再工業化,本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向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20億港元推行“再工業化資助計劃”,並向香港科技園公司(下稱科技園公司)增撥20億港元,將一幢位於元朗工業邨的舊廠房改建為“微電子中心”。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指出,科技園公司向來致力促進本港創科發展,並支持旗下的工業邨升級轉型,吸引優秀生產企業進駐,配合本港再工業化的步伐。
“過往本港工業主要圍繞製衣、穿膠花、玩具生產等行業。但隨着香港社會不斷進步,我們亦要向前看,並重新定義‘工業’二字。”現今新世代,黃克強認為,科技應用才是大潮流,因此“工業”的涵義應包括新興產業如數碼服務、數據中心等,從多方面利用先進製造推動“再工業化”。
三個工業邨涵蓋不同產業
現時科技園公司管理三個工業邨,分別是1978年啟用的大埔工業邨、1980啟用的元朗工業邨及1994年啟用的將軍澳工業邨,合共提供217公頃土地。截至2020年3月底,共有約130家公司、涉及超過150間生產企業在工業邨內營運,就業人數約28,000,整體出租率約九成。
黃克強介紹,工業邨的產業主要為食物及飲品、生物科技及製藥、支援服務(例如飛機工程及維修、工程機械服務及維修、測試、檢驗及認證),以及資訊及電訊(如數據中心、海纜、衛星地控)。“當中大埔和元朗工業邨傳統包袱較強,將軍澳工業邨則較為先進,主要產業包括資訊及電訊、印刷及出版、廣播等。”
朝七大方向挑選合作夥伴
為達到“再工業化”目標,特區政府與科技園公司於2015年修訂工業邨政策,支持高增值及高科技產業發展。“工業邨不再批出土地,反而聚焦工業邨的升級轉型,在內興建高效能的多層工業大廈,出租予創科產業夥伴。如正在將軍澳工業邨興建的數據技術中心及先進製造業中心便預計分別於今年及2022年完成。”黃克強特別指出,先進製造業中心專門向企業提供靈活和低成本的生產設施,提供全面的運輸、倉存、試作原型、小批量組裝和無塵室空間等服務,透過先進的生產和檢測流程,實現技術創新、高增值、小批量、定制的生產模式。
黃克強補充,以往土地是企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因此以低成本租地予廠家,但今天“再工業化”講求的是先進的產品、先進的生產方式,以及高科技人才。未來科技園挑選合作夥伴的準則會有所不同,將朝七大方向出發:生產科技含量產品、加入先進製造工藝、配合香港需要生產、結合創科研發元素、增加優質就業機會、帶動香港工業產品及積極投資香港製造。
微電子中心冀重振電子業
為加強支援力度,推動電子、通訊產品、醫療器械、機械人技術等研發和生產,科技園公司剛獲立法會財委會通過增撥20億港元,將一幢位於元朗工業邨的舊廠房改建為“微電子中心”,配置製造微電子產品所需的專項設施,協助微電子產業在本地發展,並培育、吸引及挽留該行業的人才。微電子中心將配置高規格超淨室、危險品貯存庫和廢料處理等專項設施;亦會提供共用配套設施如實驗室、辦公室等。
黃克強直言在香港建設微電子中心對整個電子業發展甚為重要。“其實早在30、40年前,本港電子業發展已非常蓬勃,擁有很多電子人才,直至近年才開始式微。但我們收到不少意見,顯示業界製造商有意將生產需求轉移至本港,尤其是微電子產業,仍有很多人希望留港從事前端研發的工作。”黃克強認為,本港的電子業具備優勢,加上多間本地大學均有開辦相關學科,希望能營造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讓人才得以發揮所長,並期望透過加強電子業發展,從而推動再工業化的進程。
黃錦輝:“再工業化”結合大灣區優勢全速前行
拓展創新科技產業在全球乃大勢所趨,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黃錦輝深信,本港為“再工業化”定立的發展方向實屬正確,惟應將目光由香港轉向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力求與區內各擅勝場的城市結合,達致優勢互補,料可令“再工業化”的推展更見事半功倍。
談到“再工業化”,黃錦輝指不少人對其定義有所誤解,以為只是鼓勵港商將內地廠房及生產線搬回香港,“‘再工業化’是一個過程,期間會因應社會條件、資源及政治經濟情況的轉變而重新調配社會資源,為工業發展重新定位。”
“近年可見當局推出不同措施推展‘再工業化’,包括撥地、向推行‘再工業化資助計劃’的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20億港元,以及成立創新、科技及再工業化委員會等,實行多管齊下。”但黃錦輝坦言,有關措施主要着重透過提供土地及資助,鼓勵在內地設廠的港商重返香港,仍然未能緊扣發展創新科技產業的核心方向,讓人覺得“再工業化”的定位不夠清晰。
與大灣區城市優勢互補
黃錦輝強調,當局及業界應將眼光放遠,非只聚焦香港,在“再工業化”的進程中,考慮如何與大灣區結合,並因應“9+2”城市各自的定位,從中發掘能夠發揮所長的角色。“置身數碼化年代,傳統上按需求而生產貨品的供應鏈模式已不合時宜,並逐漸被需求鏈所取代。所謂需求鏈,即當買方有貨品需求時才向生產商訂貨,並為買方提供量身訂製的個性化服務,要配合這個新常態,業界可在大灣區內與精通不同領域的企業合作,專責處理需求鏈的各個階段,便能滿足客戶所需。”
供應鏈一般分為生產、倉存、批發及零售四個階段,黃錦輝進一步闡釋,需求鏈則以滿足市場或客戶需求為目標,故往往需要加入創科環節,如透過大數據及物聯網等技術,分析客戶喜好及要求,為他們設計合適產品。“本港業界可與大灣區內各具優勢的企業結成合作夥伴,將生產、倉存、批發等不同階段,安排在‘9+2’城市進行,互相配合,不但可加快生產速度,也有助減低成本。”
加強信息互動 準確調配資源
要充分利用大灣區的優勢,黃錦輝認為,首要是達致“9+2”城市的訊息互通, 總匯區內每個站點的資訊,並在香港進行數據分析,以作出準確的資源調配。
“這些站點可廣泛分佈於大灣區內不同城市,充分發揮每個城市的所長,其中知識產權及基礎科研的部份可在香港進行,並利用大學資源作技術研究,再透過科學園或數碼港,嘗試將有關技術轉化為產品,並考慮以大灣區這個龐大市場作試點,特別是廣州、深圳等具備創科優勢的城市。”他續指,若這些研發成果在大灣區獲得成功,下一步便可輻射至全國以至“一帶一路”的市場。
推動研發成果落地
對於“再工業化”發展的中短期目標,黃錦輝表示,2015年成立的創新科技局為推動相關產業制定一系列政策,所訂立的發展方向亦屬正確,並投放大量資源,但公眾及業界始終對其效益成疑。“當局在中短期內應致力協助一些具潛力的本地自主研發及生產項目成功落地,讓社會各界看到實質成果,由此也可為創科發展吸納更多資金,再配合善用大灣區優勢,令本港成為‘9+2’的核心,並於未來五至十年,放眼內地及‘一帶一路’市場,務求能坐穩國家提供的順風車,為推動‘再工業化’帶來更大的助益。”